Chrome准备拥抱W3C标准。Chrome旗下的开源浏览器排版引擎Blink团队宣布,Chrome未来将支持“PointerEvents”API。“PointerEvent”指的是将鼠标、触摸和手写笔三种输入方式整合到一个API中。开发时,开发者只需要直接调用一个API即可。可在浏览器中自动适配和优化各种输入法,有效降低开发工作量。它首先被微软的IE10浏览器采用。团队负责人里克·拜尔斯表示,此次调整是听取了网站开发者、网站架构师等各方的建议和反馈的结果。他还感谢微软IE团队的帮助。此前,Chrome采用了“TouchEvent”标准。在触摸事件下,不同输入法的API是独立的。优点是可以准确识别鼠标、触摸、手写笔等,缺点是开发者需要为几种输入法编写代码。“触摸事件”最早由苹果公司于2007年发布,以适应iPhone触摸屏的操作方式。W3C计划开发一套基于“触摸事件”的输入建议,但苹果拒绝加入。后来在2012年,微软和Mozilla合作,在微软的IE10浏览器中引入了“指针事件”API,随后又与W3C合作开始制定推荐标准。Chrome短暂地接受了“指针事件”。但去年八月,Chrome选择坚持“触摸事件”。当时谷歌的考虑是指针事件不支持用户在滚动时触发其他反应(比如返回页面顶部同时刷新),需要一定的时间浏览器识别不同的输入法。因此,在今天之前,浏览器输入标准实际上分为两大阵营:主要支持“指针事件”的IE+Firefox,以及主要支持“触摸事件”的Safari+Chrome。除了所谓的“多方反馈结果”,Chrome此次的转变可能还与今年2月“指针事件”被正式采纳为W3C的推荐标准有关。Chrome的转变无疑增强了“PointerEvents”帮派的影响力。不过,之前让Chrome退出的“指针事件”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Byers也表示会慢慢来,近期不会推出新的Chrome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