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流量资费到底有多贵?

时间:2023-03-13 20:58:10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5月20日报道数据显示,经过几年的提速降价,国内电信资费水平已经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不过,仍有观点认为,虽然国内电信资费的绝对值较低,但占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比重仍然很高。也就是说,关税确实低了,但是相对于人们每天的收入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高的。真的是这样吗?据记者调查,近年来,为推动国内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支持“互联网+”战略实施,我国电信行业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大力降低资费。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我国的交通资费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人均GNI的比例都已经低于或基本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持??平。流量资费:已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从最新的运营商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2015年ARPU为56元,约占人均GNI的0.1%,与AT&T相当,Verizon、日本Docomo等运营商基本持平。(下)运营商数据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5年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4年中国移动流量资费大幅下降,500MB流量资费仅为4.88美元。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在15美元以上。在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1个国家和地区的资费高于中国,只有12个发展中国家的资费低于中国。从移动流量资费占人均GNI的比例来看,2014年中国为0.89%,在16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1位(从高到低排序,排名越低资费越低);美国为1.47%,高出中国65%,排名第97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0年前增长165%,而移动数据流量单价比10年前下降97.3%,移动通信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比重下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015年的ITU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经过一年的提速降费,2015年我国人均流量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随着技术升级以及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加,未来我国互联网资费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在资费不断下降的同时,不少用户抱怨没有明显感受。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流量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运营商单位流量降价措施的效果。从实际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移动流量资费不仅在绝对值上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人均GNI中所占比例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通信费用高已经成为我国通信业刚刚起步的悠久历史。中国移动数据显示,2015年,仅中国移动一家的平均资费水平就比2014年下降了43%,超过了工信部下达的30%资费下调目标。据了解,中国移动在2015年推出了8项流量降费措施,降低了4G套餐的门槛。此外,包月等措施将不会清零套餐剩余数据。累计受益客户达5.3亿,覆盖整体流量的80%以上。客户。虽然在提速降费期间进行了多轮提速降费,但热情丝毫未减,提速降费仍在进行中。在提速方面,2016年,国内三大运营商继续提升4G网络覆盖,加大传输网络领域的投入,同时提升互联网承载能力和合速,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以及全面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承载能力。在降费方面,中国移动计划在2016年推出覆盖所有流量客户的降费计划,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消费。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进现有措施,扩大提速降费八项措施的覆盖面,力争2016年底覆盖3亿多客户,是2016年底的2倍以上。2015年底。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将简化资费结构,降低优惠门槛和标准:一是长沙、世茂、漫游一体化统一套餐门槛大幅降低至18元,利好更多客户;包月套餐当月剩余流量不予清零。2016年一季度末前,中国移动流量标准资费由1元/MB下调至0.29元/MB,惠及所有流量客户。此外,中国移动将在继续优化现有语音1/2/3元区、流量3/6/9元套餐3MB和30/60/90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重点方向的洽谈力度一揽子计划,继续降低国际漫游资费,着力推动降费向“一带一路”方向发展,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未来,国家和运营商将继续推动提速降费,让各行各业的每一位普通消费者都能更轻松地体验到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