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一键卸载中文应用:小闹剧还是真危机?

时间:2023-03-13 18:56:02 科技观察

最近一款名为RemoveChinaApps的应用程序在印度变得流行起来。它并不是以其独特的页面设计和新颖的产品功能吸引用户,而仅仅是因为它可以扫描用户的手机并列出中文应用程序,让用户决定保留或卸载它们。上线两周内,RemoveChinaApps以4.9的评分和超过20万条评论高居GooglePlay榜首。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RemoveChinaApps已于6月2日从GooglePlay下架,其开发商OneTouchAppLabs也在推特上证实了这一消息。无独有偶,另一款应用Mitron也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口水战。Mitron对标TikTok,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与TikTok非常相似。此前,不少印度用户曾因内容不当在GooglePlay上给TikTok打星,随后弃用TikTok拥抱Mitron。这让Mitron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500万次下载,迅速走红。这两款APP的走红以及引发的舆论事件,与近期印度疫情引发的社会恐慌、国内反华情绪高涨不无关系。当抵制情绪波及互联网行业时,着实让出海的中国开发者“捏了把汗”。这种情况下,大家显然需要在内容审核等问题上做更好的准备。作为全球第二大移动互联网市场,印度对中国互联网产品的抵制无疑释放了一些不好的信号。情绪迁移始于上个月,当时大量印度用户在GooglePlay上给TikTok打了一星,在一名TikTok博主上传泼酸攻击视频并嘲讽受害者后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用户开始对带有#BanTikTok#IndiansAgainstTikTok等标签的内容表达愤怒和抵制,认为TikTok中的一些视频会宣扬种族主义、家庭暴力等,TikTok在GooglePlay的评分一度跌至1.3。在谷歌正式删除一些带有仇恨言论的评论后,TikTok的评分才得以恢复。不过,印度社交媒体上时常能看到“抵制中国制造”的声音,一些知名意见领袖也在引导舆论导向。在OneTouchAppLabs官网上,开发团队写道:“感谢SonamWangchuk为促进印度制造业所做的贡献”。索南·旺楚克是印度著名的工程师、教育家(也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人物的原型)。他曾呼吁“一周内放弃使用中国软件,一年内放弃使用中国硬件,抵制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官网提到,产品的开发仅用于教育目的,帮助用户识别应用程序的开发来源,而不是鼓励或强迫用户卸载任何应用程序。但如何定义“中国App”,RemoveChinaApps并不准确,也没有给出答案。例如,有外媒称:“经过用户测试,发现视频会议软件Zoom也在其中,其创始人是中国人,是否意味着Zoom是一款中国APP?”有人在评测后表示,“我在红米Note9ProMax上安装,只检测到6个中文应用,大量小米预装应用没有检测到。”显然,GooglePlay并未购买其“用于教育目的”。据TechCrunch称,RemoveChinaApps违反了GooglePlay欺骗行为政策,根据该政策,该App不得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更改用户的设备设置和应用程序之外的功能,也不得鼓励或激励用户删除和禁用第三方应用。在印度网友抵制中国APP期间,米创成为众多“受益者”之一。许多用户在放弃TikTok后,下载了Mitron作为替代应用,这让Mitron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500万次下载。不过,不少专业人士并不看好米创。据ThePassage报道,Mitron存在安全漏洞。例如,用户可以授权谷歌账号登录Mitron,但是开发者在使用授权时没有设置tokenkey进行认证,导致黑客无需输入用户名,只通过公共用户ID登录任意用户的配置文件一个密码。Mitron从TicTic的开发商Qboxus购买了源代码,外媒IndianExpress援引Counterpoint网络安全研究员的话说,“Mitron在源代码之上没有任何额外的防火墙,隐私政策薄弱,并且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基于Mitron的可能存在,由于隐私和安全问题,Mitron已从GooglePlay中删除。然而,Mitron和RemoveChinaApps的相继下架,进一步激怒了本已不满的印度用户。“Mitron被下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涉及版权和安全问题。但是RemoveChinaApps是一个很好的应用程序,它帮助删除了很多垃圾邮件。我们需要它来帮助抵制和删除中国应用程序。”一位推特用户写道。印度制造不过,也有一些较为理性的印度用户表示,除非完全使用中国品牌手机,否则摆脱中国制造的手机是不现实的。2019年,小米、红米、OPPO、vivo占据了印度市场60%以上的份额。随着智能手机在印度的普及和国内消费级互联网的成熟,中国厂商开始走出国门,将应用带到印度。比如新闻资讯NewsDog就抓住了印度“多语言”的特点。2016年首个英文版问世后,又被翻译成10种印度主流语言,取得成功。根据FactorDaily2019年初的数据,印度排名前100的Android应用程序中有44个由中国公司开发,高于一年前的18个。根据SensorTower的数据,2018年印度排名前10的应用程序中有5个来自中国。不仅中国APP在印度扎根,中国资本也占据了印度独角兽的“半壁江山”。阿里巴巴投资了金融科技公司Paytm、外卖公司Zomato、物流公司Xpressbees等,而另一巨头腾讯则投资了外卖公司Swiggy、旅游公司Ola、金融科技公司NiYO等。不过,印度政府已经最近收紧了对印度的投资政策,要求所有邻国在印度投资都必须得到新德里的批准,而改变现有外资印度公司的所有权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投资规则的改变旨在遏制大流行期间的“机会主义收购”。一些人认为,鉴于印度的其他邻国基本没有收购印度公司的能力,这项新规定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在“抵制中国产品”(boycottChineseproducts)的呼声背后,印度想要传达的是“印度制造”。5月12日,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受疫情影响,印度需要自力更生,鼓励“印度制造”。很早以前,印度就鼓励本土科技公司的崛起,希望在印度“复制”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成功。有趣的是,许多印度用户在卸载中国应用后,苦于没有其他选择。在RemoveChinaApps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内容:“这个app很好,但是我想知道卸载这些app后换成什么?比如我们很多人用SHAREit传文件。如果开发者可以推荐一些好的我一定会给它五颗星。”2017年,印度国防部命令武装部队卸载42款被归类为“间谍软件”的中国应用程序。这些APP包括UC浏览器、UC新闻、SHAREit、微信,未来中国APP在印度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阻碍,但不仅仅是在印度,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带有民族情绪的阻力肯定会出现。下架ChinaApps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只是不像工业时代,抵制实体会对产业链产生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抵制一个APP本身意义不大。正如用户所说,一旦用户经验形成后,确实无法快速找到替代品,对于开发者来说,一款APP背后积累的庞大数据和技术基础,是无法轻易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