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一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灿烂辉煌。随着人工智能连续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设立人工智能相关新专业,教育部批复设立相关新专业、新学院,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环境实施越来越有利,工业智能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大。变得更强。基于此,2019年企业继续加速技术的商业探索,围绕芯片、平台、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围绕AI创造了一些新的竞争和新的发展,这无疑推动了我国数字化进程。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的来说,2019年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狂欢年!那么随着2019年的过去,2020年行业又将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呢?或者会继续有什么新的发展?一起来看看吧!趋势一:AI芯片在火热的人工智能产业中持续角逐。一方面是技术之争,另一方面也是数据之争。当前,随着工业智能化不断升级,企业和开发者都面临着海量应用数据的考验,提升AI算法和算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算法和计算能力呢?你必须依靠人工智能芯片。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开始布局AI芯片研发。比如阿里开发了“含光800”;华为推出“麒麟990”;百度发布“鸿鹄”;苹果发布新一代A13仿生核心;而英特尔也推出了造核相关的Nervana神经网络处理器(NNP)……除了国内外科技巨头积极造核外,一些传统芯片厂商、算法公司和大量初创企业也积极加入制芯热潮相关专业机构预测,到2021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亿美元。当前,AI芯片发展方兴未艾,未来造芯运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趋势二:AI平台加速开源AI发展目前,产业生态布局越来越重要,生态发展需要全行业企业的共同支持,龙头企业有必要开源技术,全面赋能产业。基于此,今年国内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AI高阶开发框架,为AI赋能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其他企业和开发者更方便地开展AI研发、应用和开发。创新。比如阿里推出了飞天机器学习平台;百度大脑升级到5.0;华为宣布完成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建设;滴滴出行正式发布滴滴AI开放平台等。通过开源平台的赋能,这些龙头企业也实现了技术收费,从而积累技术、客户和品牌资源,成为引领行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总而言之,只要各行业的AI生态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AI平台的开源赋能就会持续下去。2020年,拥有先进AI技术的企业也将进一步加快自有AI平台建设,积极开源赋能更多细分领域,推动AI生态建设不断提速。趋势三:加速人工智能上云进程作为新兴技术,云计算在关键技术和应用规模上已经超越互联网。在工业信息化、互联化、数据化时代,各行各业企业拥抱智能、上云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AI+云计算”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70%。合作伙伴,已发布超过100个联合解决方案,覆盖新零售、新金融等20多个行业、1000多个场景,成为无可争议的亚太第一云;百度昆仑云在过去一年也快速增长,用户、收入、流量翻了一番,成为中国第一云。未来,百度进一步提出了AI产业化的发展路径;阿里还计划与Facebook等更多公司合作,这无疑将加速我国AI云的发展和进程。同时,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刺激更多企业加紧上云。2020年必将是“AI+云”火热发展的一年。趋势四:人脸识别重在升级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大应用,人脸识别在2019年成为了一大热点。当然,这种火热局面的出现,一方面与发展的提升有关,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与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有关。今年以来,国内先后爆发“人脸识别第一案”、“人脸识别进校园”、“AI换脸APPZAO”等事件,充分暴露了人脸安全隐患。识别技术引发业界对人脸识别应用的担忧;与此同时,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刷脸支付的应用布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便利。在这样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2020年应该仍是人脸识别重点关注的一年。因为关于人脸识别应用的争议还没有完全解决,如何安全使用人脸识别的问题还在等待我们去突破。围绕人脸识别应用和安全监管,我国也将对人脸识别进行深入布局、开发和探索。希望2020年能有好的结果和结论。趋势五:与物联网深度融合2019年是我国5G商用元年。5G的到来彻底改变了AI的发展方向。由于5G超高速、超低时延的特点,未来“互联网+”模式将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变革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趋势下,“AI+物联网”将迎来进一步融合发展。2019年,很多行业开始尝试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例如,自动驾驶领域依托这种集成应用,已经开始推出相关商用车;而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也凭借这种技术结合实现了信息化、数据化的全面升级。当然,在5G商用刚刚出现的情况下还是如此。考虑到5G这个连接AI大脑和物联网连接器的润滑剂将在2020年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明年AI和物联网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加速。网络融合发展也将进一步深化。趋势六:更紧密的联系2019年还有一项技术会火起来,那就是区块链。众所周知,区块链的应用可以为其他技术和行业解决信用、??隐私等问题,而人工智能目前正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两者的结合可谓水到渠成。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入人工智能,不需要要求后续企业掌握用户行为数据。他们只需要提供算法工具,让区块链网络授权,完成相关数据使用权的支付,用户就可以体验到服务,而不必再担心数据隐私问题。换句话说,区块链的应用可能会使传统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从数据垄断企业转变为算法产品供应商。这对企业、行业和用户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变化。有鉴于此,2020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有望进入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