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G来势汹汹,物联网与5G如何“借力”?

时间:2023-03-12 02:05:04 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引起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关注。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承载着世界的梦想。面对新一轮的信息化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加大布局或探索物联网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入局。地,从而抢占时代制高点。从人到人再到物与物”之前的1G、2G、3G、4G通信技术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问题。而5G不仅仅局限于通信领域,它还将解决人与物、物的问题和事物。事物之间的信息交换。”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常务副主席张新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5G最重要的用途是物联网,5G是扩大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推动力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5G在技术上的显着提升。“5G是集无线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张新生告诉记者。科技日报认为,5G有三大特点:一是大带宽,过去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在变化,速度会提升到10倍,而5G比4G快100倍,达到10G左右,而且普通人将享受到100M左右的带宽,二是低延迟,网络延迟低至20毫秒,可以满足高速度数据传输。三是可靠性高。5G将带来无处不在的连接、无处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智能。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5G是一种通用技术。所谓普适技术,普遍适用于多个行业,带来长期持续的改进,可以催生新的创新。这些技术可以对广泛的行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重新定义经济竞争力并改变社会。5G助力物联网进入快车道5G连接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预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台。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7亿台。目前,物联网已经在5G条件下实现了AI能力。5G的高带宽、低时延加上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算力,让智能单品成为“入口”,实现信息服务在家庭的延伸。此外,在众多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音箱出货量占比较大。由此可见,AI可以脱离终端形态,5G的加持将彻底实现AI的能力。面对当前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单位体积提供的算力增长缓慢,单机算力达到极限,简单的硬件堆叠无法有效提升整体性能,AI计算增速电力需求远远超过供应能力。转型将是5G普及过程和AI算法过程的叠加。5G的大带宽与云端的计算和训练能力相结合,将使AI赋能所有产品。《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19》显示,到2025年,在各行业垂直应用的带动下,中国授权频谱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增加到19亿左右。同时,NB-IoT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如电表)、共享单车、智慧农业等领域。大规模部署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芯片需求有望降低芯片模块的价格,这将进一步推动蜂窝物联网连接的增长。物联网:5G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基石5G是第五代通信标准。5G通信的传输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每秒几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上百倍。但高传输速度意味着高功耗。现在4G的网络传输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5G的传输速度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高功耗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麻烦。现在电池不能支撑太久。试想一个场景,如果你的手机两个小时没电了,你的手机还会用5G吗?当然,电池技术也会进步,所以在高传输速率和高功耗之间存在权衡。现在5G为终端用户提供普及服务的条件还不成熟。5G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根据目前的技术能力,5G通信设备的使用仍然需要具备相对稳定供电能力的设备。现在高速、高稳定、通信需求响应快的行业都会对5G通信有需求。.例如,在车联网中,车与车之间的通信要求高速、高稳定性、快速响应。可能是5G的一个应用场景。又如工业以太网是现在工业通信的主流,工业以太网需要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部署。对于分布广泛或有移动需求的设备,工业以太网方式不方便。而未来5G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所以我判断5G的应用场景主要是针对高端设备的通信,会是物联网领域高端设备的通信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