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算法挑战赛(CIAC)报名正式启动

时间:2023-03-11 23:34:05 科技观察

/内容/该领域人才培养与晋升中国工业软件自主可控,同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挑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学会联合发起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主办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算法挑战赛(CIAC2022),由智能驾驶专业组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专业委员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交通分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汽车工委等专业机构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算法挑战赛将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参赛。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挑战赛每年举办一届,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和参与。/比赛时间/报到时间:2022.9.30–2022.10.24初赛:2022.10.25–2022.11.4决赛:2022.11.5–2022.11.15颁奖典礼:2022.11.22–2022.11.24/比赛项目/感知题1: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车辆视觉检测本题基于自然驾驶采集的前视图像数据。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场景中,参与者需要检测场景中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遮挡或截断率小于60%且短边像素大于12的车辆需要检测,两-输出车辆的维度边界框(BoundingBox)。当车辆被遮挡时,boundingbox需要包含车辆被遮挡的部分,而当车辆被截断(部分车辆在镜头外)时,boundingbox只需要包含被遮挡的车辆部分在图像中可见。感知问题2:停车场场景中车位角点和边缘点的视觉检测角点车位检测被物体遮挡或截断的角点和边缘点。停车位类型包括垂直停车位、水平停车位和倾斜停车位,输出停车位角点和边缘点的像素坐标。感知题3: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点云交通参与者检测本题基于128线机械激光雷达采集的自然驾驶数据,评估点云交通参与者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场景下的检测性能。要求检测点云中有5个以上点的交通参与者,检测范围为车辆周围100米,输出交通参与者的类型和位姿。仿真题一:大学生方程式场景本题场景参考“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中的“高速跟踪测试”项目,主要测试路径规划和路径跟踪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算法。高速跟踪试验赛道为闭环赛道,包括直线、定半径弯道和发卡弯。它综合了加速、制动、转向等多种测试性能的特点。目的是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算法在复杂高速条件下的性能。该场地是由直线道路、大曲率曲线和进出坡道组成的多功能圆形试验场。主车运行过程中,周围交通车辆会主动与其互动,包括以下典型工况:急加速、急减速、近距离切入、多车组合对抗、进出匝道-ramprush等车辆需要从匝道入口驶入,然后绕圆形考场一周,最后从匝道出口驶出。仿真题三:城市路口场景本次比赛的目的是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算法在复杂的城市路口场景中的表现。竞赛问题包括以下4个子问题:路口直行、路口左转、路口掉头、路口右转、遇到行人。比赛过程中,车辆会在路口向各个方向随机出动,模拟现实世界中复杂的交互行为。比赛起点在路口前,车辆需按要求通过路口完成比赛。模拟题4:停车场停车场景本题旨在测试自动泊车算法在标准工况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标准停车工况下的性能。竞赛内容在国家标准GB/T41630-2022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域特点和行业前沿技术需求,增加了小车位、小可控区距等非标准车位,增加了比赛现场的复杂性。/奖项设置/挑战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将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并有机会获得奖金、推荐信、方程式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大赛(FSAC)奖励积分等,奖励详情稍后公布,敬请期待!/报名通道/挑战赛报名通道二维码如下。也可以登录CICV汽车开发者社区(developer.china-icv.cn)注册本次大赛交流群二维码,获取最新资讯。/组队规则/(一)参赛对象:本次大赛招募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不分年龄和国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员工可登录CICV汽车开发者社区报名参赛;(二)开发参与者以1-5人的团队形式报名。所有会员注册时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并通过注册平台实名认证。(3)开发团队必须有合适的团队名称。/工作要求/感悟(1)提供Docker镜像和Dockerfile文件:Docker镜像必须包含所需环境、算法源码等,并以“任务编号_团队名称.tar”命名,如task1_zhangsan.tar;(2)提供详细文档:包括任务算法的整体描述、解决思路、架构设计、操作说明等,文件格式为pdf;(3)其他相关辅助材料,如:辅助展示设计、节目素材、演示视频等(非强制性);(4)将以上所有材料放在“任务号_团队名_版本号”文件夹中,然后压缩成“任务号_团队名_版本号.tar”提交,如task1_zhangsan_v1.tar,版本号从v1开始;(5)原创作品:作品必须是原创的,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相关法律法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一经权利人发现或核实,主办方将(六)作品复制及核实:参赛者需配合主办方核实作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检查提交作品的正确性通过他们自己。主办方不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更改和调整。(七)每支队伍在提交期内最多可提交3次,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仿真类(1)提交基于Matlab/Simulink、C++、Python语言的算法代码;(2)请以【题号-队伍名称】的格式命名压缩包,例如【模拟竞赛题1-挑战者】;(3)原创作品:作品必须是原创的,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相关法律法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被权利人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四)作品复制及验证:参赛者需配合主办方核实作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核对作品的真实性。自行提交作品,确认无误后提交。主办方不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更改和调整。/评测规则/(1)感知大赛主办方将提供相关数据集;模拟赛主办方不提供比赛批量数据,仅提供任务样本数据;(2)所有符合条件的团队将在该日期之前提交的作品将被纳入评审过程。因计算机、互联网或移动网络故障导致的参赛作品损坏、丢失或延迟提交,主办方概不负责;(3)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作品和交换答案。一经发现,比赛成绩将被取消。严重地。/组织/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承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业委员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交通分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委汽车技术教育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