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变化,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成为新的工作重点。近期,北京各行各业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实现有序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来自AI机器人的排查电话“你好,我是海淀区西三旗街道疫情防控智能机器人”。“我了解到,你刚从外地回来,核实了一些信息,用了一分钟时间。请问你从外地回来后,是否一直在家隔离,没有与他人接触?”“有没有咳嗽、胸闷、乏力等感冒症状?”近日,北京市民可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打电话。通过这种“无接触”的人工智能对话方式采集人员信息,可以辅助政府单位、医疗机构、基层社区等完成肺炎疫情重点人群的排查、防控和教育。这款“智能抗疫机器人”可提供整体自动快速呼出、全程记录备查、自动高精度转录、重点防控目标自动标注、自动生成图文报告等服务供调查。据云知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收到机器人提供的报告后,防疫工作人员平时只需做好防护措施,对标有“上门”的重点防控目标“上门拜访”制度可以缓解疫情。还可以有效规避交叉感染风险,快速查询归国人员相关情况,提高防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目前已在北京、上海、青岛、厦门、泉州、三明、来宾等全国十多个城市提供服务。不摘口罩实现人脸识别在疫情防控和逐步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真假“李逵”的出现着实让工作人员头疼不已。近日,北京天通苑小区出现“高仿通行证”。日常防控工作如何落实?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口罩成为大家的必备单品。然而,口罩在为个人防护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因为遮盖了人的面部,对高效的人脸识别、筛查和预警系统提出了挑战。如何进行非接触式准确识别成为一大难题。3D面罩遮挡人脸识别方案及产品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在测试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7%。整个识别过程中,无需摘下口罩,也无需刻意暴露鼻子等关键部位,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等问题。方案标准库可达3万人,轻网模型支持可达10万人,重网可达百万以上。据介绍,鲁深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组从1月中旬开始进行口罩识别的研究,历时2周完成研发。本方案部署后,技术团队不断优化调整,将提高方案算法的稳健性。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机器人复工复产期间,写字楼公共区域的消毒非常重要。公共区域消毒卫生要求全覆盖、高频次。有写字楼管理从业者表示,虽然不少写字楼较早调动和留住了一批物业人员,但数量远少于平时。另外,目前的工作任务比平时多,工作强度也比平时大很多。免疫力减弱的风险。云集科技推出机器人公共区域巡游消毒防疫信息宣播服务。机器人负责搬运消毒设备,对大楼内的公共区域,包括电梯间、楼道进行巡逻消杀。机器人7×24小时不间断工作,既能将一线员工从高频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保证消毒的频率和频率。员工复工后,用餐问题也亟待解决。在餐厅有限的空间内,不可能满足所有归国人员就餐时的安全物理距离。因为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在淡季吃饭影响不大。北京部分写字楼也投入使用无人送餐机器人。员工只需扫码进入云集商城,即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餐,留给餐厅准备食材的充足时间。同时,机器人拨打点餐者电话,分批送餐,可有效保障无接触送餐的安全性。面对新冠肺炎,科技工作者也奋战在抗疫一线。这些人工智能技术作为“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人工智能主题展示,是北京众多创新科技成果的缩影。科技企业立足自身优势,结合疫情工作需要,研发生产科研成果和产品。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有效解决复工难问题,为防疫提供智能高效的管理解决方案,实现防疫和复工“双管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