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按下新基建“加速键”增加服务器需求

时间:2023-03-22 12:51:42 科技观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物资保障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至此,“新基建”成为热词,中国也按下了新基建的加速键。央视还“官宣”,新基建涉及七大领域:5G基础设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与传统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我们俗称的“铁公共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经济结构向经济结构转型。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大数据中心的兴起现在,大数据中心被纳入新基建。凭借其广泛的行业应用和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它们不仅可以成为基础设施,还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服务体系。据了解,数据中心产业链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IT、电源等设备的基础设施供应商;IDC专业服务商,负责数据中心的整合与运维;运营商、云计算厂商和第三方IDC服务商主要是各行业的云厂商和应用厂商。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真表示,数据中心是算力之道,国家新基建政策将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和发展,对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设备的投资,以及云计算软件等平台软件。预计会增加,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赛迪顾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约有7.4万个数据中心,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数的23%。数据中心机架227万个,在用IDC数据中心2213个。2019年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12.7%,计划在建数据中心320个,占总数的36.1%。与美国相比,这一数据还有较大差距。美国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已占全球的40%。在国家“新基建”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数据中心项目将快速增加,特别是一些绿色、大型甚至超大型数据中心将增加,中国数据中心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将给服务器市场带来巨大的利好。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共有504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151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正在规划或在建。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这些数据中心每个可以容纳5万台服务器,整体容量将超过3200万台服务器。目前全球服务器年销量不足1300万台,这意味着未来市场销售的服务器绝大部分将部署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IDC日前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全球服务器市场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强劲,销售额和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7.5%和14.0%。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销量前三的分别是戴尔、HPE、浪潮。戴尔销售额同比下降6.9%,份额为17.8%;HPE销售额下降8.4%,份额为13.8%;而浪潮销售额增长18.1%,市场份额达到7%,成为全球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主流厂商。同时,浪潮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市场份额达到32.1%,继续保持中国第一的位置。据记者了解,机架式服务器的销量和出货量再次成为浪潮市场增长的“引擎”。2019年第四季度,浪潮机架服务器厂商营收同比增长29.1%,全年同比增速也达到27.9%,成为其业绩双双增长的直接原因。数字增长率。随着“新基建”政策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断推进,云、AI等创新应用替代传统产品在所难免。算力是“新基建”的核心,对服务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业内专家指出,恰逢“新基建”政策带来的巨大机遇,浪潮等业务构成主要满足新兴应用需求的企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服务器市场龙头企业,浪潮在云、AI、大数据等新兴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如何吃“新基建”蛋糕?那么从浪潮自身来看,面对“新基建”,它又会如何行动和部署呢?彭真告诉记者,浪潮将继续聚焦智能计算战略,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领域基础设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作为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大规模在线交易处理解决方案和开发32路紧耦合大型服务器的厂商,浪潮有能力应对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带来的市场机遇。彭真还表示,浪潮将进一步完善JDM模式,坚定推进开放计算产业化;构建以元脑为核心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推进工业人工智能;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有针对性的边缘服务器及其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将地方优势提升为全球优势。当然,在看到“新基建”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新基建”投资对IT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更在于加快产业升级转型,而全球产业模式同步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