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联想+摩托罗拉+小米-苹果+三星

时间:2023-03-22 10:19:07 科技观察

记得刚刚过去的星期四,记得10月30日。如果你关心智能手机行业,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天不平凡。而它作为一个关键节点的意义,在未来几年越回头看,就会越清楚。2014年10月30日上午,关于小米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的新闻铺天盖地。当晚,联想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这一天,三星、苹果、安卓旗下多家手机厂商封锁了两年半的玻璃天花板被打破。智能手机行业双寡头与7%天花板2012年第一季度,三星出货量超越苹果,智能手机行业双寡头格局正式形成。诺基亚和黑莓正在衰落,而许多安卓厂商正在强势崛起。但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三星和苹果稳居前两名,压制其余厂商。无论第三名后来如何变化,从诺基亚到黑莓,再到LG、华为,没有哪家厂商的全球领先。市场份额可再次超过7%。7%的市场份额似乎是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处于Android厂商的上升通道。最糟糕的时候,除了三星和苹果,其他公司的份额甚至都没有超过5%。2014年第二季度,华为更是接近6.7%。出货量在增长,但市场份额无法突破。玻璃之下,前途一片光明,却无路可走。只有先打破这个壁垒,才有可能撼动三星和苹果的双头垄断局面。联想合并摩托罗拉,小米的高速增长必须重组,否则会有新玩家加入挑战,这种局面才能被打破。有趣的是这两件事是如何同时发生的。30日晚,联想正式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联想和摩托加起来的份额达到了8%左右,一举突破了透明天花板。小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增长率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位,同比增长211.3%。而三星成为唯一一家出货量和份额都同比下降的大型手机厂商。雷军日前在成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本季度获得第三名让他“又惊又喜”。他还透露了小米未来的计划:2015年出货量1亿部,未来一两年小米可能会进入全球前五的公司名单。国际化方面,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印度率先进入巴西等市场,“农村包围城市”后进入欧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五到十年内。战场在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已经饱和,中国市场也处于趋于饱和的过程中。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越来越依赖新兴市场。例如,印度和巴西正处于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快速过渡的阶段,很像??三年前的中国。市场上唯一像这样的产品是200美元以下甚至100美元以下的廉价智能手机。未来几年,发生在中国市场的故事将在这些国家重演。小米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已经初步成功,联想、摩托罗拉、中兴、华为凭借通信基础设施企业的地位和与运营商的关系,在全球多个市场都有斩获。中国手机厂商将普遍受益于这一波浪潮,它们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未来几年,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迁移的换机用户将以“亿”计。这就是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谈论的“下一个十亿”。也是小米、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手机厂商的希望所在。这些用户自然不属于苹果的消费群体,而三星似乎也未能适应低端市场的变化。中国是一个快速成熟的智能手机市场,因此中国媒体对这一趋势的反应显得有些迟钝。要知道印度市场新销售的手机70%还是功能机,智能手机市场潜力巨大。仅在印度市场,明年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就将突破1亿部。而这一亿多的份额,小米和摩托罗拉(联想)将占据很大一部分。苹果在印度的影响力很薄,三星的份额正在下降。1联想、小米和华为,除了相互较劲,接下来的目标肯定是看谁的出货量比苹果多。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实现,但全球新兴市场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的浪潮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另外,如果三星一直无法找回市场节奏,它还能维持多少年的第一大手机厂商宝座呢?2007年iPhone发布,2012年三星超越苹果建立双头垄断,穿插了诺基亚的兴衰、HTC的沉浮、摩托罗拉的沉浮、黑莓的跌跌撞撞、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现在双头垄断局面开始动摇,不知5年后谁能站上榜首?会是小米吗?当然,企业之间差距巨大,很可能没有人能够重现三星12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