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移动有望拿到宽带牌照,宽带市场格局大变的可能性不大

时间:2023-03-22 00:41:12 科技观察

中国IDC10月14日报道,国庆长假期间通信行业并不平静。据传,工信部正在筹划政策调整。调整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消此前的限制,允许中国移动进入固网宽带市场,二是降低中国移动付费的移动对移动网间结算标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并非空穴来风。在移动转售业务(虚拟运营商)落地、4G牌照发放在即、国家宽带战略加快推进等多种宏观因素影响下,新的政策调整势在必行。车牌也很有可能。这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从可能的政策调整来看,中国移动有得有失:如果赢了,很有可能拿到固网业务牌照;如果输了,支付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跨网结算收入将大幅增加。有消息称,调整后,中国移动未来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结算时,仍将按照之前的费率标准(6分/分钟)结算,但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结算时移动端,资费标准将大幅下降,可能降至每分钟3美分。这将使中国移动支付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跨网结算每年增加120亿元。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中国移动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主管部门才给予补偿,允许中国移动进入固网宽带市场。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交换。不过,在通信行业资深人士符亮看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互联网结算政策早该调整,尤其是在虚拟运营商即将成为现实的大趋势下。”目前三大运营商之间进行网间结算,可以称为一级结算,虚拟运营商加入后,还会有二级结算。“如果仍然沿用现行结算标准,虚拟运营商不盈利,语音结算应该降到4分/分钟,短信结算降到1-2分/分钟。”傅亮说道。中国移动获准进入固网宽带市场,这不仅仅是中国移动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宽带战略的推进也需要中国移动的参与。根据此前发布的《宽带中国》发展规划:2015年光纤到户(FTTH)用户规模将达到2700万户,2020年将达到4000万户,这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为了确保完成红头文件设定的目标,主管部门应该有意将中国移动包括在内。“同时,虽然中国电缆没有上市,也没有取得固网牌照,但各地的电缆公司已经拥有大量的用户,比如上海的游讯通、北京的歌华电缆等。禁止中国电缆也是没有道理的。”单独移动。”傅亮说道。移动应该不会大举出击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很有可能获得固网宽带牌照。拿到牌照后,中国移动是否会在固网宽带市场大举进攻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据分析师称,这不太可能。“固网宽带业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困难重重,拿了牌照也做不好。”通信业内人士陈志刚表示,就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南北市场一样,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电信南强联通北强”的格局“没有改变。“最重要的是看中国移动要追求什么,”傅亮说。如果中国移动要“破坏”竞争对手的后院,自然会通过低价手段大力推广自己的宽带业务,这会给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电信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主要靠宽带拉动,如果中国移动努力撬动中国电信的墙角,中国电信的日子会更难过。”傅亮说道。但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应该不会采取这样的策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去年表示,中国移动在固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投入就有产出”的原则,并表示在拿到牌照后,不会大规模进入固网领域,不会发动“价格战”。中国移动不打“价格战”是有实际考虑的。一方面,需要投入大规模的4GLTE建设。自然会更难看。而且,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中国移动在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上都远远落后于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不得不担心这一点。美林等外资券商对此表示担忧,将中国移动评级下调至“跑输大市”。另一方面,4G的大规模商用将对固网宽带产生替代效应。“这比3G时代要明显得多。”傅亮表示,中国移动也应该关注这一点。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移动获得固网牌照后,更有可能重点投资企业用户光纤到户和公共互联网互联互通。背景解读风雨飘摇的中国移动在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重组,中国电信进入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为平衡市场格局,防止中国移动更加“独大”,2009年工信部发布“686号文”,规定中国移动只能使用TD-SCDMA经营无线宽带接入业务和有线宽带服务由铁通授权运营。这一规定是为了限制中国移动直接经营固网业务。不过,“686号文”并未明确提及这一限制性政策的结束时间。有的说2011年底结束,有的说2012年结束。现在中国移动有望获准进入固网宽带市场,也有消息称“686号文”将于今年年底。事实上,真正绑定中国移动的并不是“686号文件”。本报此前曾报道,在中国移动2009年初颁发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规定中国移动的经营范围不包括固网宽带,《686号文》只是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因此,虽然绝大多数意见认为“686号文件”已于2011年底到期,但中国移动仍不能直接经营固网宽带业务,而是向工信部申请牌照扩大其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