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我国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正式进入研制阶段

时间:2023-03-21 21:29:37 科技观察

中科曙光牵头的“E级高性能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高性能在国家“十三五”计算专项课题中,上一个由企业牵头的E级高性能计算机项目正式进入系统研制阶段,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整体研制能力计算系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E级高性能计算机是指每秒可以进行数百亿次计算的超级计算机。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个王冠”,是各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各自的百亿级超级计算研发计划。在我国“十三五”高性能计算专项中,中科曙光、国防科技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院同时获批牵头E级高性能计算原型系统研制项目,形成我国E级高性能计算“三头并进”态势。十余年来,曙光始终专注并致力于高性能计算产业,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曙光公司与中科院计算所先后研制出曙光一号到曙光6000等7代高性能计算机,掌握高性能计算机HPP架构、高性能刀片服务器、3D-Torus网络、高性能网络交换机、大规模并行存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逐步实现了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产业化,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我国高端计算机依赖进口画上了一个破绽,使中国跃入高性能计算机世界强国行列。据中科曙光总裁李军介绍,E级高性能计算机样机系统研制项目将紧紧围绕“高性能计算”重点项目总体目标,面向国家战略、经济和社会挑战。高性能计算技术产业化深度支撑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高级项目主任谭汝云认为,该项目的启动将涉及计算系统、网络架构、存储架构、系统软件、冷却系统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解决方案,和应用支持。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面临生态环境、可靠性、应用编程、存储、多领域应用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E级高性能计算机的建设,代表着我国高性能计算系统整体设计质量的突破和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小新院士表示,E级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有望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科学家在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水平,助力电力行业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E级高性能计算技术在内,所有技术都应该为应用服务。”李军表示,如果高性能计算机仅应用于传统科研领域,无法进入大众市场,将难以带动我国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工业标准技术的曙光E级高性能计算系统,将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