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海亮集团:稳健长远发展,解码企业数字化未来

时间:2023-03-21 16:14:54 科技观察

工业4.0来了,中国制造正在加速迭代中国“智”造,数字化无疑将成为公司乃至未来的重要基石行业赢得未来。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近31.4万亿元,占世界的比重从22.5%上升到近30%,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最大的制造国。但不得不警惕的是,我国传统制造业以低要素成本建立起来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国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突破和融合渗透,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推进资源配置、生产方式和组织架构变革和广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云时代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创造了制造业史上的奇迹。不仅产业规模自2010年以来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还建立了完整、独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大而不强”的标签也随之而来,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其他制造企业类似,专注于有色材料智能制造、教育、生态农业三大领域的浙江制造企业海亮集团,在决定走向数字化之前,也经历了激烈的内部讨论。“海亮集团曾经讨论过要不要上云,但今年以来,很多技术和非技术的同事对上云的安全性和成本提出了质疑。”海亮集团战略中心负责人、数字化中心负责人何文天博士表示,“但通过实际实施,我们发现各行业上云后,都实现了资源集约化和业务效率提升,整体成本可降低40%~60%。”诞生于1989年,海亮集团旗下有色材料制造、教育、生态农业三大核心领域独立运作,各有所长。如何管理好同一集团下不相关的多元化系统,也是海亮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困难重重。在与华为云合作的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前期调研梳理,华为云为海亮集团“量身定做”,搭建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和基础设施,同时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海亮集团的治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早在2021年9月,海亮集团就已经开始与华为云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制定了海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2021年年会上,海亮集团正式发布“12345”数字化转型战略,并确定了一个目标,即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力”,助力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两个提升,即对内提升管理效率,对外提升客户体验;三个转变,即转变意识、转变技能和转变模式;4项能力,即业务数字化能力、业务共享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和基础设施共享能力;5个重大项目,即财务共享工程、人力共享工程、采购共享工程、数据湖工程和企业云工程。海亮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实施,最终在于完成上述五个重大项目。2022年3月,海亮集团率先启动了五个重大项目中的两个——数据湖项目和云项目。据了解,华为云数据使能服务可以帮助制造企业“采集、存储、管理、使用”好数据,为企业提供跨孤立系统的数据资产业务感知和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全球数据入湖,帮助用户构建引擎层、治理层、资产层、应用场景层等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多粒度挖掘数据价值。何文天博士表示,2022年10月,海亮集团所有核心系统均完成上云工程,海亮现已进入云时代。数据湖项目分为两步。第一步系统梳理、系统入库和平台建设也已于9月完成;第二步是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预计12月完成。此外,其余三大项目,其中人力共享项目已于2022年10月启动,财务及采购共享项目也在规划中。“那么未来两年,我们一方面会完成这三个共享项目,同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实际,不断更新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内容。变化和需求。”何文天博士介绍,数字化转型越深入,内部数据治理越好,数据的价值就越高,因此越要重视安全问题。借助华为云,海亮集团在开展数字化转型五大工程的同时,增加了安全防护、企业流程梳理、系统应用升级等一系列相关项目。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共识,理解、接受和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何文天博士认为,这不仅仅是IT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需要企业成熟的机制来完成。在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看来,依靠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整个集团制定更加清晰的经营战略。对外,实现与市场和客户的对接,选择细分市场和客户群;对内,可使企业战略与企业研发、营销与销售、供应链、人力资源等业务领域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实现“以实力打洞,以利打洞”。“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本身就具有指导企业整体决策、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作用。在数字化探索的过程中,海亮集团也展现出了相应的成果。例如,在科技兴铜方面,海亮集团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五代生产线为基础,打造了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的产业新模式——启用制造。成品率由91%提高到93%,劳动效率提高3倍;吨综合能耗下降300千瓦时,碳排放量和资金投入也大幅减少。未来,海亮集团还将与华为云开展深度合作,依托华为云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领先能力,助力企业智能工厂更上一层楼。海亮集团依托华为云提供的“咨询规划+解决方案实施+华为云平台承载”三轴,明确数字化转型愿景,定义转型蓝图,识别高价值数字化场景。在此基础上,海亮集团还将统一整合各行业的数字化投资和人才储备;建立统一的治理体系和技术基础;提供标准化、集中化的管理和服务;选取典型数字化场景,落地数字化成果,快速产生商业价值。2021年,海亮集团营收再创新高,总营收超过2000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世界500强榜单,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9位。真正冰山之下的数据90%来自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实物资产的数字化,而华为云正是撬动这些海量数据发挥最大效用的杠杆。目前,华为云将华为15年的数据治理经验积累到DataArts数据治理产线服务中,将华为丰富的软件研发经验积累到DevCloud开发云服务中,叠加上云转型的方法论和合作伙伴的行业知识-how,创新华为云数据使能、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云平台(IMC)等制造行业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制造企业从连接、驱动、数据到一站式信息服务。有效数字化物理世界的生产过程,通过全连接实现数据连接和融合,爆发数据驱动价值。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中,华为云进一步发挥了产业数字化的使能作用。日前,IDC发布了首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端市场份额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端,即平台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27.9亿元,同比增长47.4%。其中,华为云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整体市场和资源能源行业细分市场均取得双第一的成绩。不仅如此,2022年6月,华为云工业aPaaS平台还新增重磅云服务,开创了工业数据管理新范式——华为云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ataModelEngine,积累了材料、电子、要求和流程。24个工业数据模型,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实现基于模型的高效研发,快速构建工业软件SaaS应用,开发过程效率提升9倍。未来,更多的传统制造企业会将业务部署在云端。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注定是一场长跑。正如何文天博士在谈到海亮集团的数字化决心时所说,数字化转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