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世界,传感至上”是当今物联网行业的共识。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支撑层和应用层四部分组成。感知是物联网的领先技术。物联网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众多传感技术的加持,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触角”,传感器在当今信息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等众多行业和领域。传感器部署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多年前,国家提出了万亿传感器革命,旨在每年推动1万亿个传感器在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的应用,预计到2030年将有100万亿个传感器被嵌入到各个地方。毫不夸张的说,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传感器的作用是一样的。2019年6月,工信部颁发5G商用牌照。5G的到来,将物联网推向了“风口”。《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进入长足发展阶段,全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物联网平台支出将位居全球第一。随着物联网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传感器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预计到202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至5937亿元,未来5年我国传感器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0%,远高于全球平均的。在万物互联时代,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形成了最活跃的物联网应用市场。但与此同时,我国在物联网传感器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没有传感器,云计算和大数据将“无米之炊”,物联网将“空心”,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将成为“空中楼阁”。这一切都需要性能更优的传感器支撑,这对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缺少的是高端、灵敏的传感器。就整体水平而言,国产传感器产品仍以低端、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进口中国市场高端传感器占比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短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曾表示,因此,推进高端、高端传感器国产化迫在眉睫。首先,国内传感器企业应从自身做起,加大对核心高新技术创新的投入,继续发挥在国内市场应用、渠道、服务、价格、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先天优势,推动市场-面向应用。发展的关键点。其次,国家应积极营造公平透明的商业环境,鼓励应用在采购传感器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例如,禁止规定投标必须使用进口产品。三是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积极、客观、细致、持续积累国内外中高端传感器产业核心技术,推进标准化和产业协同,助力中高端传感器产业发展。高端传感器产业。相信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感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未来发展前景乐观。新思捷业研分析师认为,传感器在物联网产业中起着基础和核心作用,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出台更多鼓励政策,促进行业发展。发展,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