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世界备份日。该节日由美国网络社区Reddit于2011年4月1日愚人节前一天发起,呼吁全球关注数据安全和数据备份。他们的口号是:DON'TBEANAPRILFOOL。做好准备。在3月31日备份您的文件。对企业数据保护的威胁正在加剧。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因素。网络安全事件、误删除\数据覆盖\数据损坏、基础设施或网络中断、应用程序中断和服务器中断成为近两年企业业务中断的主要因素。其中,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误删除/损坏是企业数据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Veeam对网络安全的调查,70%的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勒索软件攻击。中国企业受到网络攻击的情况更为严重。过去一年,多达76%的中国企业遭受过勒索软件攻击。经历网络攻击后,平均只能恢复64%的数据。换句话说,对于每一次攻击,企业都会丢失大约三分之一的数据。数据备份是保护数据的有力手段。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是保护数据的最后手段,也是抵御主动信息攻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数据保护领域,备份的门槛相对较低,但恢复的门槛很高。作为针对加密勒索病毒攻击的补偿措施,重要数据的有效备份是企业在遭受勒索病毒攻击时恢复业务运营的可靠基础和保障。显示,2021年上半年数据备份与恢复市场实现同比增长22.5%,市场规模达到2.5亿美元。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数据备份与恢复市场将以14.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25年将达到10.4亿美元。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021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数据处理者应当采取备份、加密、访问控制等必要措施,保护数据免遭泄露、窃取、篡改、损坏、丢失和非法使用.安全事件,防止针对和利用数据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企业应根据业务需要,定期考虑对重要系统和数据进行在线和离线双备份,确保在网络受到攻击时,可以利用离线备份数据恢复业务;同时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数据备份到云端是大势所趋。数据备份的方式经历了磁带机、移动存储设备、云盘等阶段。在以往的备份工作模式下,IT人员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移动硬盘进行重复的备份操作模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整体办公效率,而且在勒索软件的入侵面前,这种常见的备份方式变得异常脆弱。受数字化转型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更现代化的数据备份、恢复和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关键业务变革。目前,数据的存储主要基于云架构,采用虚拟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在云端对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和处理。云存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企业无需维护冗余设施。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花更少的钱,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Veeam 2022 数据保护趋势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30%的企业选择在本地数据中心备份数据,23%的企业选择在DRaaS云提供商备份数据;2021年,28%的企业选择在本地数据中心备份数据;30%的企业选择在云端备份数据。此外,本地数据正在快速迁移到云端。预计到2024年,将有53%的企业选择将数据备份到云端。Gartner还发现,中国的数据库行业正在加速增长,并逐渐向云端迁移。数据显示,2020年云数据库已占整体数据库市场份额的40%,预计2022年云数据库收入数据将占整体数据库市场的一半以上。未来四年,中国数据库行业向公有云迁移速度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如何应对迁移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将本地数据迁移到云端,不仅具有动态弹性、快速配置、经济高效等优势,同时也带来了云端容灾、数据一致性等挑战。与本地数据中心相比,云中的安全风险更为突出,因为它可以轻松地以未经授权的方式复制和使用数据。因此,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正确的数据安全工具;二是对数据进行加密,严格控制数据使用权限,只有特定人员才能访问关键数据。综上所述,上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应制定完整的数据安全计划,确保企业的数据资产在每个阶段都得到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