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除了支付密码,网络安全隐患还有哪些

时间:2023-03-21 02:06:30 科技观察

除了支付密码,网络安全还有哪些隐患?潘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参加2021年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网络安全嘉年华”主会场后,了解到网络安全不仅仅局限于平时上网冲浪的领域互联网。、开门需要的人脸识别等领域。作为上海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品牌特色活动,网络安全嘉年华主会场每年都在松江举办。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松江区委网信办指导,松江区委网信办承办。本届“嘉年华”活动设置“体验空间:网络安全与智慧生活”、“互动签到:红色密码、红色传承”、“小品表演:网络安全就在你身边”、“少儿主播:守护网络空间”、体验“知识竞赛:网络安全知识专家挑战赛”、“狂欢之夜: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等互动活动。智慧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环境,但便捷的网络环境和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必然带来各种网络威胁。一旦遭遇网络威胁,将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避免网络威胁,防止个人和企业数据泄露,隐私计算技术的价值开始显现。隐私计算技术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完成虚拟联合计算,实现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解决了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得到广泛认可。隐私计算由数据端、计算端和结果端三方组成,构建计算架构。其中,数据方是指为进行隐私计算而提供数据的组织或个人;计算方是指提供算力进行隐私计算的组织或个人;结果方为接收隐私保护计算结果的组织或个人。每个参与实体可以承担数据方、计算方和结果方的一种或多种角色。以银行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为例,复数科技创始人兼CEO张伟奇给第一财经记者举例,称银行拥有用户的资金交易网络,运营商拥有用户的通话权社交网络。因为数据存在于两大公司,无法整合、互补。在与交通银行、中国电信的业务合作中,复数的多方安全图计算解决方案通过图计算技术解决银行和运营商端的问题,对双方关系图进行灰度染色,助力小微企业贷款集团反欺诈。《2021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表明,隐私计算是由大数据融合应用和隐私保护的双重需求驱动的,也是当前国内外政策法规的必然要求。国内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三年后,技术服务收入有望达到100亿元至200亿元,甚至撬动千亿数据平台运营的收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