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发动任何攻击,美国将千倍还击!”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推特上的表态,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再次被宣布。这一次,美国制裁伊朗的“新枪口”对准了伊朗黑客组织。回首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第一战场”,面对网络战,即便是自诩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也不敢懈怠。“这一枪”过后,美伊将如何较量,我们拭目以待……美国发起“网络战”制裁,伊朗黑客前线公司Rana浮出水面。当地时间9月17日,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具有伊朗背景的黑客组织APT39和一家名为RanaIntelligenceComputingCompany(简称:Rana)的智能计算公司实施制裁。据查,拉纳公司担任伊朗情报与安全部(MOIS)的前线,主要职责是:开展国内外黑客活动。其中,APT39等黑客组织是开展攻击活动的“急先锋”。内部:Rana通过其当地业务协助政府监督伊朗公民、持不同政见者、记者、前政府雇员、环保主义者、难民、学生、教授以及任何对当地政权构成威胁的人。外部:Rana不仅可以侵入邻近的政府网络,还可以侵入旅游、学术和电信领域的外国公司。其目的是为伊朗情报和安全部提供长期情报支持,以推进伊朗网络行动的目标。总体而言,Rana的攻击针对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30多个国家/地区的数百名个人和组织。对于美国,拉纳甚至通过网络入侵攻击了近15家美国旅游公司。通过拉纳公司的职能不难看出:从表面上看,美国的网络制裁直接打击了该公司及其“执行者”APT39组织。然而,从本质上讲,美国制裁伊朗情报和安全部,甚至是其背后的伊朗民族。与此同时,美国此次实施的网络制裁仅仅是个开始……美国全面部署“网络战制裁”,成为重启伊朗制裁的“第一枪”。战略”不容小觑。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伊朗问题发表“严厉言论”:“伊朗发动任何攻击,美国都将千倍偿还!”紧接着,9月19日之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正式宣布,美国将恢复联合国对伊朗的所有制裁。尽管美国单方面宣布恢复“制裁”,但伊朗仍面临严峻挑战。事实上,网络战制裁是“第一枪””为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当地时间9月15日,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发布了一份恶意软件分析报告(MAR),其中详细介绍了19个恶意文件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有关伊朗的技术细节黑客。;同一天,美国司法部(DoJ)正式宣布起诉两名伊朗和巴勒斯坦黑客,指控他们报复性攻击今年1月美国追捕伊朗“军神”苏莱曼尼后,美国多家网站纷纷发文。攻击;9月16日,美国司法部(DoJ)指控两名伊朗黑客应伊朗政府的要求,为个人财务目的策划了长达数年的黑客攻击活动;9月17日,美国司法部外国资产控制部(DoJ)宣布,三名伊朗黑客代表伊朗政府计划进行为期一年的黑客活动,入侵美国航空航天和卫星公司;黑客组织APT39和拉纳智能计算公司进行了制裁。短短一周内,美方频频将矛头指向伊朗黑客组织和个人;随后,两天后,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这一系列的密集操作,让人不得不深究其背后的目的。美国此次重兵部署“网络战制裁”,或许是重启对伊制裁的“预热”之举。另一方面,在此次事件的背后,比传统火力打击更为严厉的网络战手段,早已被提升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就连堪称网络战大国的美国也“谈色变”,“网络战制裁”的部署也顺势而为,成为标记对手的有效手段。美国打响通过网络制裁重启对伊朗制裁的“第一枪”,这也预示着两国未来将继续在网络空间领域展开较量。多年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一直处于“爆炸”的边缘。此次美国宣布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无疑让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伊朗要想与美国抗衡、抗衡、遏制,就必须在更加平等的领域——网络空间与美国竞争。回首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第一战场”。未来,两国的较量将不仅仅局限于实战战场,光明与黑暗交织的网络战博弈即将上演……伊朗政府。自2014年11月以来活跃,专注于广泛窃取个人信息,以提供监视、跟踪或监视行动以支持伊朗国家,或创建额外的访问和媒介以促进未来的行动。APT39的目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涉及电信、高科技产业、政府、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媒体娱乐等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