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外环境中国家电市场从未风平浪静。今年1月,小家电领域知名巨头飞利浦首次传出将剥离出售旗下家电业务的消息,预计作价在40亿美元左右。据预测,虽然招标过程尚未正式启动,但这部分业务极有可能最终被中国企业收购,以满足后者“补足小家电产业线、开拓国际市场”的意愿。市场”。到了八月,《美国家电制造业巨头惠而浦将出售其中国业务,接盘方可能是中国厂家格兰仕》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格兰仕已向惠而浦发布收购预案,交易正在推进中。无论是欧洲的飞利浦、美国的惠而浦,还是较早退出的日系家电企业——海尔收购三洋白色家电业务,美的收购东芝白色家电80.1%股权,富??士康收购夏普66%股权,把它做成子公司……在过去的30年里,欧美、日本的家电厂商都接到了类似的剧本,逐渐将他们认为落后的家电产能转嫁到中国。借助国际企业进行扩张是家电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步骤。另一方面,中国家电市场也暗流涌动。今年2月,《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在中国家电研究院指导下,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2019年国内市场家电零售额8032亿元,较2018年8211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增幅为-2.2%。以受灾最严重的彩电领域为例。奥维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4772万台,零售额1340亿元,均同比下滑。但在这种情况下,小米、华为、OPPO、一加等手机品牌近年来从智能IoT的角度切入家电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OPPO上周发布了首款智能电视。华为推出智慧屏产品已经一年了;之前小米拿下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市场第一名,事业部总裁王川直接向雷军汇报,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未来全球家电产业可能向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之前,现阶段以海尔、格力、美的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采取了哪些举措,以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活力?竞争对手和智能物联网在家居环境的渗透和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是这些家电企业实现价值飞跃的重要命题。2019年中国本土市场电视品牌出货量(万台),数据来源:奥维云网图片来源:互联网2、布局玩家早在2014年谷歌收购智能家居品牌Nest。同年,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三星出价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亚马逊推出了里程碑式的Echo智能音箱……国内厂商的步伐基本是与国外类似,很早就开始布局物联网产业,并随着产业变化逐步调整和丰富智能物联网的业务线结构。(1)海尔智家云:2014年,海尔建立了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一方面在内部推出大量基于U+平台的产品,另一方面不断接入第三方厂商的产品,打造开放生态。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海尔智家目前拥有超过56个品类、4000多款具有物联网能力的智能家电,形成了覆盖多场景、多空间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设备端:2017年,海尔优家与Realtek联合推出了专为智能家居定制的IoT芯片——云芯,并提供了UHomeOS操作系统。应用端:海尔智家APP工业互联网平台:Kaos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2)美的云:美的长期与第三方物联网平台互通,推动设备物联网。2019年,美的正式发布物联网开发者平台,重点解决智能设备接入和不同产品的互联互通问题。设备端:2019年,美的物联网推出了专为智能家电研发的HolaCon智能芯片,同时推出了搭载该芯片的通讯模组。应用端:美的美居APP工业互联网平台:美的M.IoT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面向行业的输出能力。(3)格兰仕设备端:2019年,格兰仕与知名RISC-V方案提供商SiFive中国联合发布了两款物联网智能芯片——BF-西郊和NB-狮山,并打造了开源操作系统GalanzOS。此外,2020年,格兰仕集团还将与赛方中国、千兆悦共同投资设立广东粤方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依托RISC-V开源芯片技术打造独立的开源芯片生态。限于篇幅,更多厂商的情况在此不再详述。不过,纵观行业,家电厂商的物联网布局主要分为三个特点:(1)物联网平台标准化。一直以来,智能家居大多实现了单品智能化,不少甚至将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的操作延伸到手机APP上,体现不了太大的价值。因此,当时的智能家居行业普遍存在C端购买力不足、用户体验差的痛点;B端开发成本高,互联互通困难,属于早期厂商试错阶段。此时研发门槛降低,需要贯彻互联互通、开放的理念。因此,无论是自建还是与第三方物联网平台合作,物联网平台始终是实现开放的重要基础设施。(2)众多品牌纷纷涉足芯片领域。除了海尔,美的、格兰仕、TCL、格力、海信、长虹等多家企业纷纷走上芯片研发之路。一是因为芯片行业本身火爆,二是厂商希望从平台端延伸到设备端,形成“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云端”的全面布局,有利于业务发展。(三)有能力的厂商继续开发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海尔、美的为例,厂商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基础设施,从业务PaaS平台入手。一方面,多年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沉淀在平台上,形成数字化模型或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平台整合新技术和生态完善传统服务模式。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制造商获取业务收入的又一重要途径。3、为什么家电厂商向物联网转型迫在眉睫?一是增量市场增长缓慢,存量市场需求下滑已成为家电行业不争的事实。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飞德曾在一次演讲中道出这样一个事实:“美的销售收入在2010年首次突破1000亿,2011年迅速达到1400亿,但又回落到1000亿。在2012年。”也就是说,传统的规模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家电行业看到了传统彩电行业的“失败”,明白危机即将来临。其次,中国家电产业大而不强,需要转型升级。大而不强的说法源于中国家电中低端产业占比过高,而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的比重较低。这导致以美的、海尔为首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砍掉低附加值的业务线,更大程度上瞄准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第三,竞争对手激励。传统家电厂商亲眼看到,小米、华为、OPPO等竞争对手挥舞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生态”等优势武器,跨过行业技术门槛,迅速迎头赶上。过来。他们跑来做电视,初衷不是要把红海市场变成血海,而是要让电视成为“万物互联”的重要端口,形成各自的AIoT智慧生活产业生态链,实现各种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协作。尤其是5G时代,“电视”可能甚至不能称之为“电视”,而是“智能大屏”,承载着未来5G条件下丰富的应用场景。那么,家电厂商多年来在硬件上积累的技术、产品和供应链能力,其实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武器,千方百计助其在物联网市场重拾生机。4.结语“光靠硬件是没有用的,未来硬件必须要有软件驱动,内容也要有软件驱动。”面对新一轮数字化浪潮,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如是说。随着近年来产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家电企业正以开放互联的姿态参与物联网行业的竞争。不仅芯片、模组、操作系统、平台等产品相继推出,黑电与白电厂商的互通,家电厂商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生态的互通已成为常态。改革与转型,合作与竞争,家电企业的故事将继续朝着AIoT的方向发展,一切尚未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