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运行中减少卸载的一个很常见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消息推送具体包括哪些动作,影响APP的卸载情况。众所周知,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随着小程序的兴起,用户下载一个APP然后注册,填写信息的意愿和成本也在呈指数增长。对于这样的趋势,首先要迎合需求。对于新用户,以非常简单的方式使用该产品。对于老用户,我们一定要尽量不让他们卸载或者离开我们。首先我们来说说减少卸载的方法,这是APP运营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方法,消息推送。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影响App推送质量的维度,具体包括哪些动作,App卸载的关键节点有哪些。1、App推送后影响App卸载率的三个关键点(右键另存为查看高清大图)2、根据推送文案撰写、发送技术和频率、用户属性分组确定推送场景1.推送文案写作分推送文案类型,确定公司属性,然后选择文案风格和措辞。推送型主要分为IM型和子IM型。这里主要说说非IM类。(1)活动通知类的目的是告诉用户一项活动或重要事件即将开始,希望用户参与。激发用户参与,矛盾在于运营与用户的参与意愿程度。运营希望用户尽可能参与,每天推送8次才会开心。用户的感知,不管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如何,都是为了指导文案。因此,文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用户的注意,刺激用户点击。这种推送最容易引起用户反感。通常用数字+“我的天,我简直不敢相信”和其他可识别的语气助词。(2)信息咨询类主要包括知识+新闻类APP。它通常侧重于热点新闻和个性化订阅。因此,这类推送主要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事件。(3)产品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用户的购买行为,多用于电子商务和理财产品。目的是为了增强用户的紧张感,引导用户从情感的角度下单。通常是产品品牌+即将售罄等时态词/外观、实用性的描述性词。(4)系统提示类主要针对本身是所有者的用户,展示手机系统即将发生的行为或应用所有者自己进行了哪些行为。这种主要侧重于描述事实,信息的准确性是第一要求。2.推送通知如何引起用户兴趣推送通知大致可以分为上面提到的四类,但是基于这四类,表达方式差异很大。因此,在确定文案时,我们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想要什么样的内容。基本上使用以下5点思路:(1)限制推送文案的字数(2)使用标点符号,如“~、”?...等(3)使用emoji表情(4)数字的运用(5)文字情感的运用吸引用户注意力,可以参考AIDA模型:详解3.推送方式和频率选择一次满足三个维度的成功推送,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文案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满足这三点的方法呢?有四种方法可以尝试:(1)多文案测试推送这种方法是先点击后一种类型,小范围测试,然后全部推送,首先要求运营者根据需求和当前产品用户群写多篇文章,然后从用户池中随机抽取部分用户,平均分配,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快速的找到用户喜欢的音调,不是由运营商或第三方决定的老板决定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切忌一概而论,一味吹嘘。示例:推送用户数为500万(2)用户个性化推送这种方式多用于平台/信息集成应用。此类产品的用户类型多种多样,需求也不一致。电商有闲鱼、淘宝、京东等,信息整合类类似知乎、集集等,教育课程有英语流利说、cctalk等,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推送相应的文案,既可以提高转化率,又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如果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组,进行详细的用户行为分析,作为个性化推送的依据。个性化推送必须基于对用户的了解,线上基于app使用路径、信息浏览等,线下基于用户的生活半径,获取用户认知。(3)半自动推送半自动推送应用广泛,如内部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当需要推送的信息越来越多时,需要增加推送规则设置,以节省运营人员的人工成本,满足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主要是根据时间节点+特定用户群体+提前确定的内容。(4)推送过滤和去重说完怎么推送给用户,但是一个非IM用户如果每天收到n条推送,就算满足需求也会抓狂。所以在push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限制频率,基本上每天1条消息,最多不超过2条消息。去重之后,需要考虑推送分类。推送优先级确定,最大程度不骚扰用户。系统级推送是最高级别,主要针对重大事件。关注级推送主要是推送用户自己关心的信息,比如新闻类型、可购买上架的商品等。最底层是运营级推送,以活动并行为主,不宜推送过多,造成用户干扰。4、如何选择推送时间同一种文案,在不同的时间推送给用户,效果也大不相同。这时候就要细分文案是针对哪些用户的。这时候主要有四点需要考虑:比较重要的是作息时间。我们有两种方法来测试(1)自然天/周浏览状态顾名思义,对于某个页面,我们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比如做活动,发送推送等,让浏览自然。同时通过同学们的数据卖点研发,检测一页或多页正常的24hpv/uv数据。检测多项数据是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在一个页面上干扰其他动作数据比在多个页面上要困难得多。使用调查问卷检测用户活跃的时间段:小提示:通过检测用户浏览量最高的页面,我们检查pv/uv。有时候会检测到bug~首先大家都知道uv/pv=1:2-3,突然有一天uv/pv=1:4-6,那么这个页面可能有问题,如果不是Users无法理解,如果页面不刷新。(2)即使消息测试通过了数据测试,我们还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虽然数据不会骗人,但是数据会隐藏一些信息。比如用户的浏览行为高,但并不代表付费转化高,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实际测试,而数据带给我们的是我们可以在一个有效的时间段内进行测试,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测试选择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