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4G大规模商用掀起变革大幕信息消费全面升级

时间:2023-03-19 20:39:03 科技观察

中国IDC5月15日报道:我国推出仅一年半的4G正进入拐点用于大规模商业用途。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我国手机用户规模达12.9亿,其中4G用户1.6亿,占比12.4%。随着“互联网+”、工业4.0、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4G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正受到产业链的大力推动,其优势FDD/TDD4G融合组网逐渐兴起。2015年成为中国4G爆发的起点。三大运营商对4G的激烈竞争带来了更低的资费和更稳定高速的网络,有望激发整个信息产业的创新热情。宽带网络投资大幅增加,4G进入爆发年。在三大运营商获得TD-LTE4G牌照一年后,2015年2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期待已久的LTEFDD4G牌照,全面开启4G混合组网时代。这也意味着,三大运营商的4G争夺战已经进入实质性较量阶段。2015年是4G大爆发的一年。“互联网+”、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凸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性。2015年,“宽带中国”目标翻倍,目标是8000万户光纤到户,推动一批城市率先成为“全光网城市”";新建4G基站60万个以上,4G网络覆盖县城和发达乡镇。4G网络投资也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头戏。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2015年资本支出计划,中国电信2015年资本支出计划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610亿元将用于投资建设4G网络(包括TDD和FDD系统);中国联通将控制在1000亿元以内。目标是达到920,000个移动基站;中国移动计划资本支出1997亿元,其中4G网络投资预算下降10.4%,但仍达到722亿元。网络升级带动信息消费全面升级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完成了4G全国部署,也为信息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不再受运营商制式限制的全网通终端层出不穷,可穿戴设备、双卡手机、自主品牌等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2月,国内4G手机出货量达到2020.8万部,占比超过80%,同比增长11.675倍。运营商真正的4G竞争,导致4G门槛不断降低。在终端方面,4G手机成为市场主流。3000元以上的高端机、1000-2000元的高性价比国产旗舰机、1000元甚至400元以下的4G手机,都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资费方面,运营商频频打价格战。目前,中国移动4G套餐最低资费为58元/月,含500M流量和50分钟通话时间,中国电信最低资费为59元,含500M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间。中国联通有全国套餐,最低76元,包含400M流量和200分钟通话时间。此外,运营商还推出了自选套餐,方便消费者按需消费。还有“季节性流量包”、“半年流量包”等产品,打破了每月清流量的规律。“套餐流量大幅增加,资费暴跌”将释放流量消费空间,3G时代难以普及的短视频等业务将开始被4G用户广泛使用,或将引发新一轮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一轮创新。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月均手机上网流量已达295.1M,手机上网流量连续三个月翻番。在4G手机用户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手机上网流量消费持续爆发式增长。3月份,移动互联网访问流量达到2.8亿G,创历史新高。运营商流量经营助力“互联网+”战略4G综合竞争时代,我国三大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流量消费进入爆发式增长期,为运营商转型流量经营奠定基础。国家“互联网+”计划、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战略的实施,为通信业务的拓展开拓了市场。但另一方面,4G时代的运营商面临更加复杂的行业内外部环境:转型的十字路口、变革的关键期、激烈的市场竞争都成为伴随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工业化、信息化迈上新台阶,两者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形式。传统产业与信息互联网产业的跨界融合,也符合运营商流量经营转型的方向。业内专家表示,运营商已经意识到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电信行业向信息服务行业转型,而转型过程也与其他行业紧密结合。电信运营商正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IT能力以及改变商业模式来推动转型。可以预见,未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在经济社会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