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互联网而言,已经是深入落地的一年。技术可能“明朗”NB-IoT“普及”自NB-IoT3GPP标准制定以来,NB-IoT受到了工信部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在2019年“推动宽带提速降费,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中,工信部、国资委明确支持NB-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升级NB-IoT网络能力,持续完善NB-IoT。物联网网络覆盖,建立移动物联网发展监测体系。7月,NB-IoT被3GPP认定为5G大规模连接场景的主要技术方案,5G候选技术标准提案正式提交给ITU-R。这也说明NB-IoT具备长期服务于物联网市场的能力。截至今年9月,NB-IoT用户数量正式突破6000万,全球超过45家运营商建设了近90张NB-IoT网络,模块种类超过100种,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互联网世界事物的技巧之一。咨询公司Counterpoint预测,到2025年,NB-IoT连接数将达到22.5亿,约占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的一半。运营商大力推动NB-IoT的发展。今年,中国电信迎来了NB-IoT燃气表和NB-IoT水表用户数双双突破千万大关的高光时刻。此外,中国电信今年新成立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打造物联网核心能力。目前已在智慧城市、车联网、工业、农业、消费电子等五大领域为超过7000家企业提供服务。规模突破1.2亿,NB消息处理量超过3200万条;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已承载各类物联网设备超过1.24亿台,承载行业客户超过2万家;对中国移动而言,多措并举立足于“云-管-边-端”架构,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2014年推出的独立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已实现4.9亿连接。此外,NB-IoT应用的部署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升级,带来了社会效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中心副主任潘锋曾透露:郑州部署NB-IoT电动汽车300万辆,电动汽车被盗后追回率从10%提高到78%;由原来的20%降低到12%,每年节水200万吨以上。eMTC系统使用规范明确指出NB-IoT和eMTC是蜂窝物联网的主流技术。NB-IoT技术可用于数据速率低、静态或低速移动的物联网应用,eMTC技术适用于数据速率高、移动性强的应用。场景。2017年,工信部发布了NB-IoT频率使用规定,对推动物联网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充分发挥我国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市场和产业优势,适用物联网差异化应用的频率使用要求,工信部近日发布《增强机器类通信系统频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其中明确了eMTC频率使用政策等要求,将于2020年1月1日发布实施。这无疑为eMTC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对eMTC的热情远高于国内,但从2017年开始,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表示将推动eMTC的商用。然而,由于种种因素,近两年eMTC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大规模普及。工信部明确eMTC频率被业界认为是商用eMTC的预演,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方合作加强产业链和自上而下推动eMTC的良性发展。LoRa“酷”吗?国内NB-IoT与LoRa的博弈并未中断,但在2017年12月13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告2017年12月13日。2019年第52号,规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业内有两种声音。一方面认为LoRa在中国可能会“很酷”,而另一方面则认为这一公告有利于LoRa。中国LoRa组网使用的频率不在禁用范围内。该公告实际上是在规范未来物联网无线技术频谱的管理。LoRa是一项具有独特优势的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巨头都在大力推广,例如国际上的谷歌,中国上的阿里和腾讯。LoRa近年受市场驱动,未取得国家法定频谱。展望未来,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LoRa技术是Semtech的专利,其LoRa芯片产品一开始也是独家供货的。单一的LoRa产品必然带来产品价格和功能上的局限性。事实上,无论是LoRa、NB-IoT、eMTC还是其他物联网技术,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物联网这么大的市场,任何技术都不可能“通吃”。发展中的产业要更加注重应用价值的创造,更加注重市场化的行为和商业模式,才能在物联网时代赢得先机。在5G+AI的加持下,物联网应用将蓬勃发展。2019年,5G正式商用,将为物联网的发展继续增加动能。2019年也是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深度融合的一年,智能互联网(AIoT)应运而生。我国的政策侧重于重点应用和产业生态。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万亿元。物联网的应用已经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率先取得突破。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加速融合,开启了“万物智联”和“人机深度”的新时代。作为5G的重要应用领域和物联网的重要分支,车联网的发展令人惊叹。数据显示,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74亿元。2019年我国将在车联网领域多发力。政策方面,6月20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5905~5925MHz频段车联网直联通信系统频率占用费标准实施“前三年免费”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了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同时,基于蜂窝网络尤其是5G的C-V2X(蜂窝车联网)受到了大部分企业的青睐。作为C-V2X技术的开发者和引领者,我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主体逐步完善。根据5GAA联盟发布的数据,已有15家车企宣布计划将C-V2X汽车引入中国,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市场。此外,国内C-V2X示范应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深耕车联网技术标准和产品研发多年的大唐移动,率先在多地部署了智能网联示范应用;中兴通讯发布了多款4G车载模组和终端以及C-V2X系列产品模组、OBU和RSU,旨在为车辆提供车对车(V2V)、车对路边基础设施(V2I)、车-到行人(V2P)和车辆到车辆之间的互联网信息交换;华为C-V2X模组已被多家重量级车厂选用作为后续车型的通信模组;移远通信已开发出AG15模组,以及支持C-V2XV2X技术的整车前装产品线,包括集成LTE-A和C-V2X技术的AG520R模组,以及支持5G+C-V2X技术的AG550Q模组,可以帮助车企实现从LTE到5G技术的过渡。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进程将与5G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领域将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它为智能场景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安全是底线。全球物联网行业渗透率不断提高,连接设备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不断下降,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物联网设备。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关注物联网的安全性。消费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靠近大量终端卖家,容易产生黑色产业链。国内已经发生多起黑客利用漏洞入侵控制家庭摄像头,非法获取用户敏感视频勒索用户的安全事件。连接车联网的车辆信息架构至少包括通信网络、驾驶信息总线和物联网/互联网两部分,使得网关组件的安全成为影响车联网安全的重要因素。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生产中某些环节的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的地方,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互联网联盟82家工业企业的ICS、SCADA等工控系统中,28.05%存在漏洞。在工业物联网方面,由于部分设备厂商重业务、重成本,忽视安全,一些新设备在投产后给现有业务系统引入大量安全隐患。2019年,安全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全为核心的物联网设施,尤其是医疗、安防、金融等一些基础行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