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多科技倪凯:自动驾驶不需要纠结学苹果还是学安卓,小步走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看待所谓的“自动驾驶寒冬”?这是行业黎明前的黑暗吗?和多科技创始人兼CEO、从业十年的倪凯给出了直截了当的答案——现在还不是谈黎明和黑暗的时候。倪凯补充说,当前行业刚刚度过孵化期,未来三年将是高端自动驾驶市场的敲定阶段。一旦错过,想要成为量产路线的有力竞争者,就失去了窗口期。2025年后,将是判断黎明和黑暗的时候。玩家不管走什么路线,都要跑通商业模式。以上分享来自MEET2023智能未来大会自动驾驶圆桌对话环节。今年,量子位主编李根以“路上真章”为主题,针对行业大规模落地趋势、行业驱动力、明星企业倒闭、发展阶段等进行了解读。马智兴副总裁张宁会谈。以下是倪凯的部分对话。为充分体现倪凯的分享与思考,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比特对对话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关于MEET智能未来大会:MEET大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智能科技领域顶级商业峰会,致力于探讨前沿技术的落地与行业应用。今年,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直播平台对MEET2023大会进行了报道和直播,吸引了超过300万行业用户在线参与,全网总曝光量超过2000万。梳理行业发展重点,百花齐放才是最好的局面,无论走哪条路,最终的目标都是在商业领域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在自动驾驶行业,做“苹果模式”和“安卓模式”其实并不矛盾,不用担心。汽车市场那么大,小步向前走才是最重要的。自动驾驶发展的两大驱动力:(1)社会对自动驾驶收益的长期期望。(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行业发展关键时间点:(1)从现在到2025年,高端自动驾驶市场定型阶段是量产路线成为有力竞争者的窗口期。(2)2025年之后,无论走哪条路,商业模式都要顺畅运行。预计2023年:(1)高端自动驾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增速加快;(2)明年在功能和产品体验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以下为对话全文)百花齐放是好是坏?李根:倪凯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又获得了博士学位。车后面的人就是倪凯博士。倪凯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如何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量产车上”的代表,而禾多科技正在践行这条路线。这是我们邀请他的核心原因。我先请他介绍一下今年的新进展。倪凯:今年仍然是自动驾驶快速发展的一年。和多在产品端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也能看到很多新的发展。其中,与广汽的合作已经开花结果,包括传祺的影酷和Aion的AIONLXPlus,无论是高端泊车还是高端驾驶,也都有落地。可以服务更多的客户,有机会落地更多的产品。李根:今年以来,自动驾驶在量产、货运、robotaxi等方面已经开花结果。您如何看待当下百花齐放的现象?倪凯: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百花齐放是最好的情况,这说明每个人在不同的道路上都有不同的思考。目前大家普遍的看法是,自动驾驶还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刚刚提到了Robotaxi、Robotruck、量产路线,无论哪条路线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终,大家的共同目标将是在商业领域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李根:条条大路通罗马,Holdot为什么要选择循序渐进??的量产路线?倪凯: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商业化和工程化迭代,才能让产品更加扎实。未来我们可以在无人驾驶迭代的数据闭环工作中,让它更加扎实。李根:如何实现这条路线?倪凯:我坚信,靠着禾脱是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我们将与许多上下游制造商紧密合作。我们可以看到,自动驾驶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李根:“更大的朋友圈”体现在哪里?倪凯:和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合作伙伴只有几家车企和一两家自动驾驶的上游企业。但是到2022年,我们会发现传感器、芯片、地图等关键部件的合作会越来越广泛。随着业务的发展,无论是传感器、芯片还是地图,每个领域都有好的产品和公司开始打磨,大家都在朝着最终的产品前进。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但不会改变最初的结论,即自动驾驶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两大行业驱动力李根:当前行业发展变化的背后驱动力是什么?倪凯:我比较关注两个驱动力。首先是社会对自动驾驶带来的好处的长期期望。算短期账,无论走哪条路,都算不出来。只有长期预期存在,资本才会进来,行业才会关注这件事。二是自动驾驶正在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四五年前,消费者觉得这还是一个概念,但现在普及率提高了,现在辅助驾驶的比例已经达到20%左右。两种驱动力的结合将使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李根:听过一个笑话,主机厂开始自研自动驾驶,后来收购子公司。现在有点平了,产业链又重新划分了。这和我们的期望有关系吗?倪凯:自动驾驶行业仍看好未来大预期。无论哪种方式,每个人都仍在进行大量投资。至于不同的策略,做“苹果模式”和“安卓模式”其实并不矛盾,不用纠结。汽车市场那么大,小步向前走才是最重要的。自动驾驶走了多远?李根:今年ArgoAI这样的明星公司要倒闭了。有人说是自动驾驶的寒冬,有人认为是黎明前的黑暗。行业处于什么阶段?倪凯:在我们看来,有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是现在到2025年之间。因为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兴起,自动驾驶也随之而来,相当于孵化期。未来三年,可能成为高端自动驾驶市场的收尾阶段。错过了,想要成为量产路线的有力竞争者,就失去了窗口期。第二个节点是2025年之后,这个时候需要判断是黎明还是黑暗。从本质上讲,商业模式必须是成功的。无论是Robotaxi,还是整个量产,这可能是一个更长期的探索。李根:你对明年有什么预测?倪凯:有两点。一是高端自动驾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增速加快。从近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自主品牌正在崛起,合资品牌也在智能网联方面发力。这两个因素的叠加,给了中国自动驾驶的良机。第二点,明年在功能和产品体验上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李根:为什么在功能和产品体验上会有变化?倪凯:因为这两年像和多这样的公司,都是从0到1积累的功能实现。落地之后,大家会注重产品体验的打磨。现在我们知道高速公路领航辅助驾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形态,但是却没有像泊车、城市自动驾驶那样明确的产品定义和概念。所以明年的第二件事就是如何在体验端做更好的迭代,这个迭代会加速。李根:如果说自动驾驶的终点是100分,何朵达到了哪个阶段?倪凯:以刚才提到的2025年为Milestone,我们现在肯定已经过了及格线,正在向90分、100分迈进。未来三年非常关键。我们会打磨产品,提升体验,更上一层楼,最终赢得市场。李根:很谦虚。现在量产车已经上路了,数据驱动和反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就像之前对自动驾驶的期待一样。每年我们论坛讨论自动驾驶的话题时,都能感受到很大的变化,期待明年能有更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