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货币被完全禁止之前,我国有数千个比特币矿山,占全球矿山总数的70%,主要集中在电力相对便宜的西南地区在中国地区,这些矿场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加,需要更多的电力来维持开采比特币的过程。鉴于开采比特币消耗的巨大能源影响了工业和生活的能源需求,挖出的比特币无法产生实际经济效益,我国于今年6月全面实施虚拟货币交易禁令。但话又说回来,还有成千上万种其他形式的加密货币,统称为“山寨币”,它们比比特币更环保,对环境的破坏也更小,这可能是加密货币更绿色的未来。绿色货币在数以千计的“山寨币”中,Ethereum、Solarcoin、Cardano和Litecoin表现出更环保的亲和力。以莱特币为例,这些绿色加密货币的原理。莱特币与比特币非常相似,但它需要比特币四分之一的生产时间。开采比特币需要复杂而强大的硬件,需要巨大的能源需求,而莱特币可以用标准的计算机硬件开采,运行所需的电力要少得多。其他替代方案,例如Solarcoin,旨在鼓励现实世界的绿色行为。对于使用太阳能技术生产的每兆瓦时电力,将分配一个SolarCoin以奖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同的加密货币也使用不同的流程来完成交易。比特币使用所谓的“工作证明”协议来验证交易,这需要矿工网络竞争解决数学问题(“工作”)。谁创造了新的比特币,通常是计算能力最强的那个,谁就是赢家。虽然“工作量证明”相对安全,攻击和破解它既困难又昂贵,但它非常耗电。它迫使比特币矿工与不断增长的计算能力赛跑,本质上决定了比特币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然而,除了这种形式的挖矿之外,还有其他选择。以太坊是仅次于比特币的世界第二大加密货币,它使用一种称为“股权证明”的不同协议。该协议专门用于解决工作量证明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它通过消除矿工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没有竞争,就没有计算能力的军备竞赛。任何新的绿色山寨币都可能采用以太坊的系统,而不是比特币。在决定将比特币转换成哪种加密货币时,投资者也同样关注山寨币的绿色凭证。金融体系的未来?虽然比特币因能源效率极低而受到批评,但传统金融体系本身并不环保。例如,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后的五年里,全球60家最大的银行向化石燃料公司提供了3.8万亿美元的贷款。49%的金融机构不对其投资进行气候影响分析。而银行业建立在大量的基础设施之上,自然会消耗大量的电力。银行本身使用大量的计算机和服务器,以及数以千计的装有空调的办公室和耗油量大的汽车。很难准确估计这些活动需要多少能量。研究声称,银行系统消耗的电力是比特币的两倍多。因此,虽然比特币已被禁止,但最终所有金融系统都需要是绿色和可持续的。加密货币为绿色金融提供了一条不同的路径。绿色加密货币值得探索,实现了金融体系低碳排放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