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新基建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日前,《我国典型地区数据中心网络性能分析报告(2020年)》正式发布,再次将业界的目光聚焦到数据中心领域。那么,我国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如何,正在实施哪些新技术,未来趋势又将如何?带着这些热点问题,《人民邮电》新闻记者专访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游服网络华北区总经理尚艳强、云计算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亮、大数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中心被赋予新内涵“数据中心被纳入新基建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未来需要更普遍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曾剑秋认为,新基建的发展需要新型数据中心的支持。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新基建下的数据中心需要充分满足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需求,支撑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基石。“5G引领新基建,5G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中心。”曾剑秋认为,5G的发展是数据驱动的结果。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繁荣,整个社会产生的数据量与日俱增。人们通常把数据比作“车”,把承载数据的网络比作“路”。“未来‘车’越来越多,‘路’要够宽。”他强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5G应用”。对此,曾剑秋认为,5G应用的落地需要数据中心的大力支持。建设高质量的数据中心是5G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高质量的5G网络是新基建的重点基础和首要任务。“数据中心在新基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石作用,甚至可以说,数据中心发展不起来,5G就发展不起来。”过去几年,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新基建加速推进,为数据中心产业新一轮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曾剑秋用三句话概括了我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现状:一是规模稳步增长,区域发展仍不平衡;二是地域分布合理,但“东厚西薄”;三是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仍难以满足动态需求。“我国数据中心网络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尚彦强表示,为真实反映我国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情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有福网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网络实测,并写了《我国典型地区数据中心网络性能分析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电商、在线会议等海量需求驱动下,我国数据中心网络水平不断提升,目前25G、400G等技术已在我国数据中心实现大规模商用网络。白盒交换机和开源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商用与国外基本相同。同时,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也在积极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郭亮据透露,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正在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美团、京东、华为等已建立智能nt无损网络项目在IEEE802.1NENDICA,预计今年年底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实际成果。在新基建浪潮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数据中心将何去何从??曾剑秋认为,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数字世界的支柱,业界应该清楚这一事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数据中心转型的催化剂。考虑到未来更广泛的应用需求,行业应推动数据保护法的制定。“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有望继续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尚彦强给出了这样的判断。他对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速度充满信心。他认为,网络可编程芯片、无损网络、SDN、SD-WAN、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等都是数据中心网络技术。火爆的发展趋势。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增长,承载的上层应用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直连网络也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从推进步骤来看,未来,跨区域的数据中心网络直连,其次是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直连。“数据中心均衡发展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郭亮说,《报告》表明东部地区仍然是数据中心投资的热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深圳在我国数据中心市场占有率较高。未来,面对新基建需求,在部署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行业各方还需要考虑中西部地区中小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消除数字鸿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