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需多管齐下

时间:2023-03-18 12:49:38 科技观察

结构日益复杂的电信和网络诈骗案件数量不断增加。而这种跨地域、无接触、贯穿全产业链的新型犯罪,对如何防范和惩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模式不断升级,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也呈现出由电话诈骗向网络诈骗转移的趋势。尤其是在反诈骗宣传不断加强、群众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法分子也升级了作案手段,与反诈宣传形成了“反攻”态势。趁着新骗局还没有被揭穿的时间空档,趁着公众防范意识淡薄,进行诈骗骗取钱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任子航等单位监测统计显示,2020年1-10月,共出现新型诈骗手段260种。同时,作弊实施方式和引流推广手段也不断升级,作弊过程开始呈现接触周期长、作弊环节多、手段叠加、跨平台实施等显着特征。典型的“杀猪盘”诈骗涉及婚恋交友、即时通讯等多个业务平台,整个诈骗过程持续1至3个月。诈骗分子通过刷单、“杀猪”等多种方式,利用刷单返利多次联系用户,取得信任后再引导至游戏平台。该链接实施有备而来的连环诈骗,让用户防不胜防。所谓道高一丈,魔高一丈。针对上述不断升级的电信诈骗手段,相关防控治理机制也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渠道,对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例如,今年公安部推出的全国反诈骗中心APP已上线,具有恶意软件实时监控、诈骗电话拦截等功能。目前,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在全国拥有超过6500万注册用户,已向用户发送预警2300万条,收到公众诈骗线索65万条,在防范诈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加强诈骗信息挖掘和研判能力,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涉诈骗电信和互联网网络资源进行关联分析,做到预警和预防。.为此,工信部去年发布《关于运用大数据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电信和网络诈骗的精准有效治理,加快完善行业防控长效机制。例如,在提升监管能力方面,《方案》要求加强事前防范能力建设,建立全网涉嫌欺诈网络资源交叉验证机制,及时清理整改高风险代码、IP地址、域名等,提早防范和化解诈骗风险。由工信部网安局组织的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与漏洞信息共享平台也于近日正式上线。互联网APP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车联网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等,支持对网络产品安全漏洞进行技术评估,督促网络产品提供商及时修复和发布自身产品安全漏洞.而这些,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国家防范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事件的能力,缩小诈骗分子的生存空间,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最后,除了技术手段外,鉴于一些诈骗活动的成功与一些受害人(个人和公司等)渠道和针对性宣传电信和网络诈骗相关知识,有针对性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受害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的不断升级,只有通过严格法律法规、科技防控、全社会防范意识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型电信网络诈骗被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