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腾讯通过转售通讯的方式从运营商处获得号码段,分配给每个微信用户,并开通移动网络即时通话服务,是否意味着它可以立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这场改革会因巨头的抵制或表态的服从而流于形式吗?1月8日,工信部向社会公布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显示,关闭多年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即将启动,试点期初步定为2年。这意味着,中国电信业的一场重大变革可能即将拉开帷幕。所谓“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向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购买移动通信业务,再包装成自有品牌销售给终端用户。未来,中国以外的企业或可通过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成为“虚拟运营商”,参与电信市场的竞争。此次试点无疑会对电信行业产生长远的影响,但在行业之外也有着深远的背景。根据方案规定,申请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中资民营企业。这清楚地表明,此次试点是民营经济界期待已久的“非公有制36条”破冰行动的一部分,是对“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条款的实践。资本有望进入电信行业最核心的领域。期待其他垄断领域尽快开展类似试点。虽然核心资源仍掌握在垄断巨头手中,但一旦试点落地,更有市场活力的民营资本进入,必将对三大运营商产生强烈冲击。例如,成为“虚拟运营商”的民营企业可能拥有自己的号码段,并发行自己的电信服务品牌。它们轻巧简单,高效快捷,在与拥有数百万员工的电信巨头的激烈竞争中未必会落后。顺风。臃肿的巨头很可能会因为价格战而损失一部分利润。效率更高、冗余人员更少的民营电信公司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这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传说中的“免费电话”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期待已久的携号转网是否会因为转售试点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文版的GoogleVoice也会出现吗?便于攫取超额利润的三寡头垄断局面已被打破。对此,电信巨头们肯定不会放过。因此,转售试点可能会充满坎坷,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并且《试点方案》还提出了一些保障条款,比如要求运营商必须与2家以上的转售公司合作,转售服务接入质量不得低于自营业务,分配连续号码或整号段资源对于转售企业,批发价格水平应低于当地公开市场同类商家的最优价格水平,不具有排他性。其实不管巨头们愿不愿意,电信业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在国外也一样。目前,全球有1100多家移动虚拟运营商。与其在未来被时代潮流蹂躏,不如尽快调整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脱胎换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也将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意味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可以借此机会申请牌照成为虚拟运营商,更意味着相关企业对移动领域的未来更有信心,并拥有大量创新的勇气和空间。以腾讯为例。其手机QQ和微信不止一次被运营商评价为“对运营商传统电信业务的威胁”,随时可能面临运营商的制裁。大门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可能赋予微信即时通话功能,成为中国版GoogleVoice,甚至成为拥有2亿用户的超级运营商。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威胁,腾讯才难以成为首批转售业务合作伙伴。但无论如何,对于其他次级互联网公司来说,依然意味着新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对于推动移动互联网企业创新也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