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和商业化探索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但就在计算能力、算法技术和数据开放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此同时,IDC发现在计算能力、算法和数据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广泛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行业壁垒和严重的地域失衡。”3月28日,IDC与浪潮联合发布《2018-2019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计算能力”决定了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也是承载和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实际应用的基础平台和决定性力量,因此是本文的重点。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人工智能实践的基础和出发点。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将成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核心驱动。计算能力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算法的效率和演进节奏,因此成为推动人工智能系统全面发展和快速应用的核心要素和主要驱动力。算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芯片、内存、硬盘、网络等所有硬件组件,还需要根据数据类型和实际情况对计算架构、资源管理和分配进行优化。应用程序。目前主要有两种提升算力的方式。一是应用无关,通过架构和核心组件的创新,提升整个系统的计算能力水平;另一种是与应用强相关,通过定制芯片、硬件和系统架构,为一种或某类应用场景和工作负载提供计算能力。IDC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投资规模约为25亿美元,其中约66%的投资为算力投资;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市场的人工智能计算AI投资将超过50亿美元,占整体AI投资市场的近50%。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预测行业差异:互联网和政府行业AI算力发展领跑中国市场。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最为成熟的有生物识别应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自动化客户等典型应用场景。服务、内容识别、智能推荐和精准营销。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最高的八个行业,也是人工智能算力投入最大的行业。其中,互联网、政府、服务和金融行业是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的四大主导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算力投资也是一枝独秀,占整个行业投资的65%。在中国市场,目前人工智能最成熟的应用是生物识别应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自动化客服、内容识别、智能推荐、精准营销等典型应用场景用过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最高的八个行业,也是人工智能算力投入最大的行业。其中,互联网、政府、服务和金融行业是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的四大主导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算力投资也是一枝独秀,占整个行业投资的65%。IDC认为,由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高度依赖典型应用和典型应用场景,只有与行业应用和应用场景高度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纵轴是市场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横轴是预测的解决方案成熟并被广泛使用的时间线。地域差异: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合肥为顶级梯队AI算力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目前,IT投资规模大、IT发展水平高、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众多的省市在算力投资方面也位居前列。其中,浙江、广东、北京、湖北等省市人工智能算力综合实力分别占据本地区领先地位。在城市算力排行榜中,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和合肥成为中国AI算力领先城市前五名,成都、重庆、武汉、广州和贵阳紧随其后。这些核心城市有切实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是资本、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未来,他们将有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新型人工智能产业链。在IDC看来,杭州在本次评测中脱颖而出,主要是杭州在人工智能政策与战略、投资规模与人才储备、龙头企业与初创企业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层次、实际应用、生态建设、算力投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作为“二线城市”,合肥成功入选算力城市排行榜前列。究其原因,合肥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高新区发展的核心,落实人工智能“科教创新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目标。“双高地”战略将支持合肥打造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集全省之力的合肥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