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iOS体验设计是公认的好,但大多数设计师不仅自己使用iPhone,还会将iPhone作为移动端设计模板。但是做了这么久的app设计,发现iOS的一些设计规范,真的不是那么好用。首先,虽然iPhone的质量不错,但是高昂的价格直接导致了购买者的数量有限。如果人群覆盖率不能提高,那么用户习惯肯定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iOS特有的一些交互形式无法像安卓手机那样广泛传播。如果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为了迎合iPhone用户而放弃Android用户,就等于放弃了90%以上的用户,这是不可能的。附言除非领导只认iPhone。。。还有,iOS的很多设计规范很混乱,设计文档都是笼统的,原生接口也不统一。于是,设计师们即使想按照iOS规范努力,也不知如何是好,最终落得孤军奋战的下场。再看一眼隔壁MaterialDesign的设计规范。它是如此强大。想要什么就拿什么,连尺寸都标得一清二楚……不知不觉我就戴着iPhone样机做Android规格了。今天想列举几个。一,我用iphone尺寸的界面做app设计了这么久,但是用ios的设计规范很难。标题栏文字按钮无论是MaterialDesign还是iOS,在标题栏右上角塞入按钮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但不同的是,MaterialDesign提倡简单地使用图标按钮,而iOS则喜欢使用文本按钮。和文字按钮相比,图标按钮肯定是更好看的,所以其实大部分app都是学MaterialDesign来使用图标按钮的。对比各种组合,发现图标和文字都可以,只是不要图片和文字混用。而且只能放一个文字按钮,放两排也太挤了,毕竟标题的字数是不确定的。但是谁能保证一个页面永远只需要一个按钮,不会增加呢?所以最后设计规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文字按钮...嘿嘿,MaterialDesign的规范还是简单的,多方便大家看看:上图来自MaterialDesign的滑出菜单设计,我记得刚出来的时候有点惊讶。现在看来,真是鸡肋。。。虽然可以优雅的隐藏菜单,但是局限性太大:在很多页面左右滑动会触发返回或者切换标签页的效果,和这个菜单有冲突。只能放置图标,文字宽度不可控。这种菜单最多能放三四个,不能扩展太多。你会发现这个用不上,那个不适合……最后干脆在设计规范中放弃了这个项目。而且大量的用户根本就没有养成操作习惯,用户去了之后可能发现不了这个交互。IconSizeiOS的设计尺寸一直很难理解,尤其是图标。在大多数设计规范中,比如MaterialDesign,一般图标固定一个方框,然后在里面绘制图标。但iOS自有学派,还得根据实际图形占用来计算。为了视觉平衡,不同形状的图标大小被明确定义。不仅如此,当图标放置在界面上时,有常规和紧凑两种尺寸。再加上三屏双屏,结果就是一个TabBar居然能搞出这么多尺寸!那么这个TabBar是什么?没错,就是下面这个非常简单的底部导航。不信可以去官网看看: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bars/tab-bars/看到这个尺寸规定,我浑身都不好受了。。。真有人能按照这个规范设计吗?我的观察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部分设计师都不会在意你的iOS设置怪怪的尺寸,几乎都认同相同的framesize。总结以上是我通过个人和团队工作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一样呢?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无论是毕业还是转行,都需要多练习,为体验设计做准备。作品集。“体验设计学习俱乐部”已经规划好全年计划,为会员提供完整的项目训练营和各类阅读签到,更有来自各大厂商的资深交互/视觉设计师嘉宾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