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数据安全法正式施行: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时间:2023-03-17 18:16:03 科技观察

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组成“三驾马车”,共同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我国信息安全将如何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内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网络安全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政企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投入稳步增长,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69.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31.9亿元,预计到2021年底将达到649.7亿元。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细分市场梳理从产品结构来看,网络安全市场可分为安全硬件市场、安全软件市场和安全服务市场。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以硬件为主,占市场份额的54.4%,其次是服务(28.5%)和软件(17.1%)。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  政府、电信、金融是主要应用领域。从下游应用市场来看,政府是网络安全的主要领域,占比23.7%。电信和金融行业应用市场占比分别超过10%、15%和14.4%。能源、教育、制造、交通、医疗、零售市场占比较少,占比分别为7.8%、7%、5.3%、5.1%、4.2%、4%。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发展趋势梳理1.全网系统化安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安全威胁的检测和防护已经难以由单一的安全设备完成。因此,单一安全设备独立防护、安全设备网外独立建设等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安全防护要求。交换机、无线产品等网络设备与整个网络的安全设备集成协调。系统化安全已经成为网络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网系统安全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综合厂商的市场竞争力,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网络安全架构向零信任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演进的动态安全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接入方式和接入终端逐渐多样化,用户服务和网络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更符合当前数字化发展趋势的以数据和身份为中心的安全保护机制的网络。在此背景下,业界开始提出零信任安全的概念,提倡基于身份和应用的细粒度授权,持续的动态威胁分析和控制,以提高整体业务安全性。3、分级安全2.0扩大了安全建设的覆盖面需求,促进了各行业的安全建设和发展。安全体系是我国网络安全的基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网络运营者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因此,MLPS2.0已成为法律要求。平等安全2.0将带来安防市场百亿增量。在原有被动防御安全市场的基础上,基于主动防御、零信任、无边界、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服务等新安全思想和理念的产品市场将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