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当有什么关于我国数字人民币项目的新消息,都会成为各国媒体的头条新闻。前段时间也在网上浏览了很多相关资料。总的感觉是,他们好像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反正看完了,觉得很迷茫。什么是数字人民币(DC/EP)?为什么会让整个西方世界如此紧张?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微信/支付宝不是很好吗?我为什么要使用数字人民币?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处?如果你也有以上问题,那好,本期聊点别人没聊到的。要搞清楚它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设计思路入手。如果我们是数字人民币的设计者,一开始就得想清楚一个问题:这个系统是基于账户系统还是Token(通证)系统?什么是账户系统?比如微信钱包就是一个典型的“账户”,每笔交易本质上是两个账户金额的变化:一个账户支出增加,另一个账户收入增加。这是我们最熟悉的表达方式,非常直观。好,我接下来问你一个问题:假设我给你发了一个100元的红包,然后你马上把100元的红包还给我。请问,我发给你的100元和你发给我的100元是同一个100元吗?我猜你在摇头,你不知道。没错,因为这两个100元没有区别。人们考察一个账户的重点是里面的交易记录是否真实,控制账户的人是否在现实中对应。至于每笔交易的金额,只是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这些金额背后的一些独特信息在进入分类账时就丢失了。聪明的朋友大概发现了,所谓的洗钱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洗钱的实质是让钱在不同账户之间流动,为每笔交易编造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从而隐藏这些钱的真实来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说一下基于Token(代币)系统的设计思路。这个词是从币圈借来的。如果我们设计这样一种数字货币,每1元必须包含几个基本信息:包括币号,当前持有者,以及之前所有持有者的ID。例如,小明转1元给小红。这1元不同于其他1元,有独立的编号。它的持有人从小明变成了小红,小明成为了他以前的持有人之一。如果想查看货币之前的流通轨迹,只需要看谁持有过就可以了。这种设计使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性。对了,传统纸币也有追踪功能,秘密就是纸币上的编码。当你看那些影视作品的时候,聪明的劫匪会要求把有序列号的纸币换成其他数字,从账号到令牌。思想的转变,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很多违规行为。毕竟,你的金融水平再高,也能洗掉数字货币上的密码吗?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是没有隐私吗?好吧,这真的不一定是真的。我们之前说过,每个硬币都会有所有当前和过去持有者的ID。这些ID不一定代表自然人的身份,也可以是数字钱包的ID。数字钱包可以匿名,不需要实名认证。币圈的朋友一定明白我的意思。我举个例子,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以后外国人在中国旅游不需要兑换纸币,也不需要去银行开户。他们只需到机场商店购买几张专用IC储值卡即可。这种IC卡可以理解为数字钱包,里面装有少量的数字人民币,用完卡可以扔掉。全程保障消费者隐私。上面说的账户体系是“看人不看币”,而“Token”体系是“看币不看人”。基于币的流通量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管,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去监管特定的人。让货币更高效、更透明地流通,同时保护每个人的隐私,这两者在技术上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因此,数字人民币的小额消费可以像人们使用纸币一样匿名。但是,为了防止洗钱和金融诈骗,当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时,仍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至于需要什么标准,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可能有人会问,每一个数字人民币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会不会导致交易效率特别低?我们知道纸币是有面额的,比如1元、50元、100元等等。数字人民币也可能采用类似的思路。转100块钱就是1个数据,转10000个1毛钱就是10000个数据。两者总量相同,但前者计算效率更高。当然,宗派只是解决办法。我相信央行的工程师会有更聪明的解决方案。当我们打开数字人民币钱包时,后台会将数据转换成我们最熟悉的,即传统的账户形式。所以当人们认为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似乎和以前一样时,我们可能看不到真正的区别。实际情况肯定比我刚才说的要复杂。说了这么多,数字人民币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当然,政府拥有强大的政策工具。通过观察货币流通情况,可以实时掌握宏观经济形势;你可以用它来有效地分配资源,让货币在合适的人和合适的场景中流通。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几年前有数字人民币,2020年疫情开始爆发时,政府相关部门观察货币流通情况,发现广东企业的外贸活动有停滞不前,需要帮助。.因此,央行发行了一批特定的数字人民币来帮助这些企业。每种货币都有一个特殊的数字,以区别于其他货币。然后银行以零息贷款或补贴的形式将这些硬币分发给企业。但是,大量的币经过多轮转换,最终汇入了某家房地产公司。这些特殊的硬币不应该出现在这种地方。监管系统立即发现异常并阻止交易。经进一步调查,发现部分企业用钱炒房。上述类似的违规案例在现实中时有发生。此前,一些企业利用经营贷款违规炒作房地产。在没有数字人民币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要规范这种现象会有多困难。至于剩下的币,在完成任务后,会循环回银行系统,中央银行会回收这些币,统一销毁。你觉得它闻起来像钞票吗?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数字人民币最实际的意义可能就是社会运行更高效,更公平。然而,这些好处离我们普通人还很远,实际问题也没有弄清楚:支付宝/微信也很好,我为什么要用数字人民币?我们知道,数字人民币属于法币,法币有法偿。商家在用户消费时拒绝接受数字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但消费者选择不使用并不违法。想用什么就用什么是人们的自由,就像有些人就是喜欢用钞票一样。就不能有法律来阻止他们使用它吗?所以如果人们想要接受数字人民币,就必须有一个足够“硬”的理由。那时,人们选择使用支付宝是为了方便网上购物;人们选择使用微信支付是为了方便给别人发红包。数字人民币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场景,是其他支付方式所没有的?还别说,还真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需联网的点对点支付,不过这个理由还不够“硬”。再举一个:如果你是商家,当消费者用现金支付纸币时,有人会要求你为这笔交易收取手续费吗?无权利?需要等到账期吗?无权利?数字人民币对的目标是纸币。如果你做过生意,你应该马上明白我的意思。另一种情况:如果你在体面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你有没有留意过单位是怎么给你发工资的?你有用吗支付宝/微信有没有领过工资?可能不会?当然,临时工不算。那么另一个明显的使用场景就是单位发工资了。如果央行配合税务部门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那么企业的财务小姐姐将成为数字人民币的最强推手。所以你不想用数字人民币也没关系。你身边的人,比如上面提到的商家或者公司财务,都会想尽办法让你用。这和我假装希希一样,就算我不想用了,也总会有人让我给他剪的。而且,使用数字人民币并不意味着要下载一个新的APP。可能你原来的支付习惯没有改变,不知不觉就用上了。支付宝数字人民币入口(内测截图)那么,数字人民币发行后,会不会威胁到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现有的支付方式?首先必须明确,数字人民币和这些支付平台的关系就像现金和钱包的关系一样,两者并不冲突。虽然会影响这些平台的一些利润,比如手续费,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大。数字人民币虽然在央行的管控之下,但并不代表它包揽一切。例如,开通支持大额转账的数字钱包,仍然需要到商业银行柜台办理。而支付宝/微信拥有广泛的受众和使用场景,不应该放弃这样的窗口。而且有些事情是央行无法控制的。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头疼,用我的微信账号来回发红包。这并不有趣,只是为了好玩。不幸的是,全国超过10亿的微信用户也突然抽风来回发红包。这样的话,微信的服务器肯定炸了。但是因为我们的网上支付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微信的爆发会不会影响到支付宝呢?当然不是。会影响银行吗?也不会。同理,当数字人民币开始流通时,是不是所有人的交易都需要交给央行的服务器处理?不必要。如果闲着给自己发个红包,或者早餐多买一个茶叶蛋,这些琐碎的事情也会交给央行,他们不会做别的。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参与到数字人民币的网络化运营中,让他们处理一些小的、不太重要的交易。甚至可以预测一种极端的可能性,即银行本身也可以发行数字人民币,经央行确认后即可流通(但银行需要支付等额保证金)。因此,当数字人民币问世后,传统支付机构的地位不会动摇,反而会迎来更多的新机会和新玩家。接下来说说一个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数字人民币会挑战美元霸权吗?据IMF数据,截至2020年,人民币仅占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2%左右,远低于美元的61%和欧元的20%,甚至日元比我们高,国际贸易还是以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严重不符。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这样做的原因实际上是一个两难选择。汇率与市场不符。优点是可以保护国内进出口贸易,抵御外部冲击。缺点是导致人民币国际认可度低。这在过去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将美元作为攻击对手的武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于美国关闭了美元结算渠道,伊朗一直无法出售石油。过去的几年很悲惨。以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为例,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中国的美元清算通道也被美国利用,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但一旦汇率完全市场化,就等于是递给敌人一把刀。一旦大量离岸人民币脱离监管范围,可能反过来冲击中国外汇市场,危及金融稳定,就像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一样。因此,汇率问题一直无解。传统手段无法阻止金融风暴的发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或许会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就像之前的炒房案一样,央行在发行数字人民币海外流通时,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号码(或采用其他类似方案),对流通过程中可能危及金融稳定的场景进行提前约束。在进一步放开汇率市场的基础上。如果真做了,就相当于强行把美元撕破一个口子。当然,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我们可以从眼前相对容易的事情做起,比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一些与中国有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的国家欠中国建设资金,其中一部分是人民币。他们可以向中国出售原材料赚取人民币来偿还贷款。整个逻辑闭环起作用。按理说没必要用美元,数字人民币可以把整个闭环的流畅度和体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刚才提到的是它与中国有贸易关系。撇开贸易不谈,有没有可能一些国家的人也会主动使用数字人民币?别以为这是梦,我给你一个真实的案例。接触过币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稳定币USDT。之所以会存在这个东西,是因为美国在几年前就关闭了很多货币交易所的银行充值账户,让人们无法用美元进行炒作和洗钱。为了方便用户继续炒币,有公司自己发行了这种“数字美元”,号称是1:1保证金,即每发行一枚USDT,就有一美元作为后盾。USDT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因为没有人看到他们说的美元保证金,谁知道他们发行的是不是air?但现实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截至2020年,USDT市值已达160亿美元,日流通量16亿美元,甚至很多不炒币的人都在使用。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他们的支付系统很落后。很多人没有银行账户,而有账户的人每笔转账交易都会得到一大笔钱,手续费类似于高利贷。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稳定、高效的财富流通方式。USDT这个很多人眼中的“空气”,到现在都没有崩盘。即使很多人从未兑换过真实的美元,但他们愿意支付超过1美元(溢价)来购买面值为1美元的USDT。对稳定币的需求总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银行业落后的国家。毕竟数字人民币是大国法定货币,比USDT靠谱多了。何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国,不用担心货币用不完。所以需求有了,就看怎么去实现了。能否以及如何在这些国家实施,以及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和遵守当地法规之间找到平衡,取决于各国如何协商。2020年之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其央行数字货币(CBDC)都持被动观望态度,其中包括美国。疫情爆发后,许多国家猛然醒悟。其中一个原因是纸币是传播新冠病毒的重要途径。即使在美国,70%的日常交易仍以纸币形式进行。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国家在向民众发放救济金时,却发现这笔钱能否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是未知数。更重要的是,中国决定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逐步将数字人民币推上舞台,让一些国家彻夜难眠。在中国之前,瑞典等国家已经开始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但规模和重要性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瑞典央行数字货币E-KRONA的标志数字人民币,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至今已有7到8年的时间。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无现金社会,很多外国人不熟悉的使用习惯,早已被国人习以为常。光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教育和推广成本就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节省了好几年,更不用说相关的基础设施了。美国多年来一直坐拥美元支付体系的信用本,他们很难主动掀翻自己的餐桌。Facebook的扎克伯格多年前就嫉妒微信的红包功能,但过了这么久他也想不通,因为美国的金融既得利益集团太强大了。因此,数字人民币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是百年一遇的机遇。如果成功,其重要性甚至可以与发明纸币的中国古代相提并论。接下来,最后一个话题。我们知道,数字人民币是针对标准纸币的。过去,有人会非法制造假币。那么有没有可能数字人民币也存在“假币”现象呢?如果有,如何消除?想象一个场景,小明一个人走在沙漠里,这里没有手机信号。突然他看到面前来了一个商人,姑且称他为商人A吧。小明让商人A去买一瓶水,商人开价100元一瓶。小明拿出手机,打开NFC功能,摸了一下商家的手机。就在这时,发生了几件事。在接触过程中,商家A的手机向小明的手机提供了几个数据,包括:对方需要支付的金额,100元;商家A的钱包ID,以及他的公钥。不懂密码学的朋友可以把公钥理解为一个虚拟的“保险箱”。小明钱包确认商户请求后,找到“一张”面额为100元的数字人民币,将其持有人小明的钱包ID更改为商户A的钱包ID。然后把这个“张”币的数据打包进“保险箱”,发回给商户A。A的手机钱包用私钥(也就是“钥匙”)打开“保险箱”,确认里面的信息正确,保存数据,交易完成。小明取了水,两人继续各自的旅程。过了一会儿,小明把水喝完了,正好遇到路过的另一个商人,我们称他为商人B。商人B也出价100元一瓶水。小明掏出手机钱包,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剩下的100元也花光了。他应该怎么做?于是小明灵机一动,通过事先准备好的木马程序,“黑进”了手机钱包,删除了之前和商户A的交易记录,假装之前的100元还是自己的,成功了买了水。同样的100元,小明又花了两次。在信息安全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双重支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张100元可以理解为“假钞”。过了一会儿,商人B来到一个有信号的地方,重新连上了网络。他的手机钱包与数字人民币主网同步数据,广播他是100元的持有者。钱包为了证明钱是自己持有的,用私钥也就是“钥匙”对“保险箱”进行了一次“开锁”,“打开”保险箱后确实有100元在里面。发布到公共网络。过了一会儿,商人A也连上了网络,他的手机钱包也连上了网络同步数据。这时,数字人民币主网突然发现,同一个100元同时被两个钱包持有,这显然是错误的,于是主网立即封锁了这100元的流通。一般来说,第一反应是A、B其中一方篡改数据,制造“假币”。但进一步确认后发现,他们的币都是从小明的钱包里发的,说明持有这个钱包的人脱不了干系。如果小明刚好在钱包上做了实名认证,他将在活着离开沙漠时面临法律制裁。当然我上面举的例子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很多地方都不是很严谨。懂密码学和刑法的朋友可以完善一下。现实中,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技术肯定比这复杂。本案最大的逻辑漏洞在于,线下支付一般只支持小额场景,有能力破解手机钱包的都不是普通人,没必要为了几百块钱去打造自己的未来。这里所说的“假币”是因为数字人民币主网受到攻击而存在的。还有一种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犯罪手段,就是伪造各种所谓的“官方APP”来骗取钱财,也就是“假钱包”。这种诈骗套路比较传统,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需要注意不要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下载应用程序必须通过正规的移动应用程序商店。记住这一点,你通常会没事的。距离数字人民币的问世越来越近,很多配套的制度规则还在设计中,届时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可以预见,有人会被疯狂攻击。我什至给他们想好了底线,无非就是侵犯公民隐私,不去中心化等等。甚至有人将失败的区块链诈骗项目当作所谓的“成功案例”。这些人要么刚在家上网,要么假装把美元搞糊涂了,也可能没看过我的文章。好了,这一期说了这么多,谢谢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小伙伴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