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微软将推出Win11的年度更新——Windows1122H2《太阳谷2》。很显然,Win11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面向服务的操作系统。理论上,微软可以一直保持Win11的“标榜”,只有通过接二连三的更新和补丁让Win11保持最新。但是Win11是Windows的终结吗?在Win10时代,微软曾说Win10是最后一个Windows,微软确实将Win10作为服务操作系统运营。现在大家都知道事实是Win10之后是Win11,那么还会有Win12吗?Win12现在还云里雾里,但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今年年初,德国科技网站Deskmodder.de发誓称,微软从3月份开始就在开发Win12系统。更重要的是,媒体爆料称Win12将进行重构,不会像Win11那样过多借鉴Win10。微软打算创建一个现代、轻量级和高效的操作系统。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听不进去。毕竟,每个人都期待一个全新的、从头开始构建的Windows太久了。从Win8开始,Windows就面临着新旧生态不通、界面与UI相互争斗、操作逻辑极度割裂的窘境。看看iOS,移动平台的Android,桌面平台的macOS,甚至Linux的KDEPlasma,界面和交互都没有Windows那么别扭。连linux的一些桌面都比不上,很多软粉真的有点崩溃。当然,人们都知道Windows背负着沉重的前向兼容包,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微软并非从未尝试过从零开始打造Windows。从半死不活的Longhorn,到差强人意的Vista,再到口碑巅峰的Win7,微软大刀阔斧的系统改造工程,虽然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算得上是大获成功。有了Win7的风头,我们能否期待Windows再次焕然一新,迎来佳绩呢?从零开始打造Windows有多难,道路有多坎坷?Win12值得期待吗?今天就聊聊吧。从头开始重建Windows有多难?Win7虽然最后成功了,但它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至少功能被砍的Longhorn,名声崩塌的Vista,都成为了Win7成功路上的注脚。从Win7的成功,我们可以窥见一次Windows的重大变革可能需要经历的阵痛。·规划定位之痛XP是Windows非常重要的一个版本。这是它首次在面向消费者的产品线中使用WindowsNT内核。至于XP后续版本的开发,微软的规划从一开始就有些犹豫。2003年,微软最初计划开发一个过渡版本,但新系统的定位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后来,微软计划开发一个划时代的操作系统,但由于开发管理的失败,微软不得不在2004年宣布该系统。工作必须从头开始。正因如此,微软XP之后的下一代系统用了五年的时间才与大家见面,而在开发过程中,真正开发的时间其实非常紧迫。这导致Vista的前身Longhorn的发展,很多方案不得不放弃,Vista的成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实际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直到又打磨了三年的Win7推出,新一代Windows才重振旗鼓,真正接替XP。Windows是微软的旗舰产品。如果要翻新这样的产品,需要很大的战略决心来支持。微软在这方面做得如何?从近年来的WindowsPhone、WindowsRT、Windows10X等短命产品来看,甚至都没有及时问世,微软在这方面的功力很值得怀疑。因此,Win12要想进行重大的重构工作,微软首先要好好研判,下定决心,战胜心魔。·开发工程之痛由于XP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微软最终下定决心对Windows进行改造。但这次改造的范围有多大?在开发过程中,微软的控制权可以说是一触即发,很多在Longhorn中规划的重磅功能,最终在Vista中都成了泡影。在微软原计划中,新系统将集成新一代文件系统WinFS,并将文件目录数据库化。管理文件将不再需要大量的文件夹,而是将被更直观的标签所取代。新系统还将使用新的图形管理器Avalon,带来绚丽的视觉效果,同时使本地应用程序和Web程序难以区分。这个概念可以与非常流行的ChromeOS相提并论。新系统也将完全基于.NET架构,从内核到应用层转向.NET开发。基于.NET强大的跨平台能力,新的Windows将能够服务于多种设备……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已经大大超越了时代。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微软发现完成这些宏伟计划的难度已经大大超越了时代。Windows开发团队甚至一度迷失了方向。开发人员随意将各种功能集成到Windows中,并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些开发目标。Longhorn变得一塌糊涂,被评价为“彻底完蛋”。最终,微软不得不重新设置Longhorn的开发进度。在砍掉大量功能后,以Vista的形式推出了新一代的Windows。与Longhorn的大饼相比,Vista无疑是一部令人遗憾的作品。WinFS文件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被砍掉了,Avalon只剩下看似格格不入的Aero,基于.NET的系统架构也成了泡沫……好在Vista还是带来了UAC,内核驱动分离架构,以及WDM音频系统、WDDM图形架构、SuperFetch内存管理等一系列创新特性,这些特性被Win7继承和改进,新Windows才得以接过XP的班级。由此可见,重构Windows这样一个重大项目的开发难度很大,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微软开发Win12,不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而是想打造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恐怕得先权衡一下。转头看看老Longhorn,大蛋糕上还涂着黄色的路线图,光是看着就心慌!生态兼容之痛如果说工程上的挫折在军事上是家常便饭,毕竟哪个科技巨头没有画过大蛋糕撞南墙;那么生态兼容的痛,可能真的属于微软不想回忆起来的痛。兼容性是Windows的立身之本,在这方面犯错,真的会动摇Windows的立身之本。事实上,Vista在这方面已经翻车了。Vista更换了系统内核,大量软硬件需要重新适配;但与此同时,Vista的开发计划优柔寡断,留给软硬件厂商调试兼容性的时间严重不足。因此,在Vista刚推出时,其兼容性表现堪称灾难级,而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根据数据显示,2007年7月,也就是Vista发布后的半年多时间,有是2,000个测试应用程序。程序可以兼容Vista,这样的进展还是比较悲观的。幸运的是,在Vista时代,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消费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可以挑战Windows的地位。经过两年的休整,Vista终于取得了更好的兼容性表现。当本质上是Vista2.0的Win7推出时,关于兼容性的抱怨并不多。然而,今天与过去不同。微软在移动平台上一败涂地,各公司都有立足移动平台,慢慢将触角伸向桌面市场的想法。Windows之所以还能站稳脚跟,正是因为长期的应用生态压力。此时此刻,对Windows进行一次大改造,或许确实可以抛弃历史的包袱,但也有可能毁掉万里长城。以微软的实力,能不能保证在翻新系统的同时,有序的与第三方合作,保证新系统上线时依然有很好的兼容性?在Vista时代,微软没能做到,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WindowsPhone、WindowsRT、Windows10X等未完成的项目。从理智上讲,也许微软不应该冒险。微软应该从头开始重建Windows12吗?毫无疑问,从头开始构建Windows系统风险极大。兼容性是Windows的立身之本,而基于近几年UWP惨淡的表现,看来人们不应该对微软的新平台生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当前的优势,去争取理论上存在的新未来,似乎得不偿失。直到现在,在消费级桌面平台上,Windows仍然没有对手。在移动平台等其他领域,Windows似乎并不是对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Windows处于守势,让这块压舱石主动出击似乎并不明智。微软应该从头开始重建Windows12吗?与斩波逐浪的手机操作系统相比,Windows确实更难享受到时代红利,但微软并不是Windows的唯一产物。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商家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比如Adobe的产品变成了订阅制,ChromeOS专注于Web服务,甚至Office也不再专注于购买直销版……这不是事实。这不是巧合。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高质量的上网。让产品尽可能多地触达用户的关键不再是平台,而是互联网——互联网服务可以轻松跨越众多平台,直接为用户服务。在商业模式变革的背景下,大量企业试图打造基于互联网的闭环服务,覆盖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场景,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例如,谷歌将越来越多的安卓核心功能从开源的AOSP剥离到封闭的GMS,强调谷歌服务的连接性,将ChromeOS内置到以各种谷歌服务为核心卖点的云系统中。又如,苹果越来越强调产品间基于苹果服务的网络生态。只有同时拥有苹果N件套才能获得最佳体验,利用互联网生态拉动硬件销量……而微软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以Azure为代表的云服务一直是微软财报中最亮眼的增长业务。微软还涵盖了多个平台上的Office、Xbox、OneDrive和其他应用程序和服务。可以说,Windows不再是为微软的商业帝国添砖加瓦的唯一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Windows系统已经不适合作为微软折腾的重点了。微软可以依托Windows守卫桌面平台,通过种类繁多的面向服务的产品全方位出击。而微软也确实在这么做。微软甚至将Windows搬上云端,推出Windows365云电脑,就意味着这样一种可能——用户无需关心云端运行的是什么版本的Windows,只需要了解微软的云计算。电脑可以运行所有的Windows软件,这就够了。这样一来,创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与其重建Win12,不如在之前Windows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接入新生态的入口,或许更为明智。总结总的来说,重构Windows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容易失控的项目。Windows在桌面平台的体验已经很成熟了,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但也得不偿失。或许微软确实有扫除顽疾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Win12要像Vista甚至Longhorn那样推倒一大批既有的根基。在战场重心转移的新时代,希望微软能够平衡桌面系统的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带来更好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