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21日,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湖北省在武汉举办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是“5G赋能,万业互联,智慧未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加速数智生产新变革,共谱百业转型新篇章》的演讲。杨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不久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数字经济要继续做强做优做大做大”,数字经济被作为史无前例的战略被提及。也对信息通信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其中,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制度创新,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升级,降低全社会数字产业的门槛。使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就是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入生产经营各领域各环节,助力实体经济突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杨杰认为,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是信息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5G商用以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按下快进键,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完善,由电信运营商、制造企业、平台服务商、行业应用商组成的产业生态正在迅速增长。二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从个别典型领域发展到钢铁、机械、电力等几十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高端领域竞争力逐步提升。三是应用环节更加深入,逐步从生产辅助环节向生产核心环节渗透,5G全连接工厂、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控制等应用场景已经具备条件用于大规模复制。中国移动始终把“工业互联网”作为5G发展的主战场,全面构建5G+工业互联网“1+1+1+N”产品体系,与各地各单位成立5G+工业互联网创新联盟。工业、教育和研究领域。该领域打造了近30个典型应用场景,拓展实践了1200多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特别是湖北等工业大省,加快推进5G+智能工厂、5G+智能矿山等项目落地。杨杰指出,近年来的实践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工业生产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历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电力等技术的革新,促进了人类手工业技能向工业机器的沉淀,形成了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催生了“机械生产力”,实现了人类社会两百多年的不断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5G、AICDE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促进了人类专业知识向智能机器的沉淀,形成了超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模式,催生“数字智能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杨杰认为,推进这一转型,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空间、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综合通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无处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智能服务,加速资源整合范围从局部向全球扩展,不断突破生产效率瓶颈。二是融合新要素,加快数据多场景流通再利用,打破地域、行业、专业分工壁垒,持续孵化新技术、新技术、新方法,持续满足、引领、创造超大规模的个性化需求。三是激发新动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核心生产环节深入推进,持续激发产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效率和功率的变化。杨杰表示,面对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移动将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目标定位,按照“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新基建””,融入“新元素”,激发“新创新”。动能”,构建基于5G+算力网络(CFN)+智能中台(AaaS)“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加速实现泛在网络、泛在算力、无处不在的智能.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一是提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力建设覆盖全国、技术先进、质量上乘的“双千兆”网络。一是深化网络共建共享、多频协同,推动5G网络向深度覆盖发展,确保到2022年底,5G以上村镇实现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公园和热点区域的有效覆盖;千兆光纤网络覆盖。二是推动5G工业专网升级,加快推出多天线增强、上行增强、定位增强等关键功能,满足工业企业大带宽、低时延、高时延等关键需求。可靠、高精度。三是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快识别分析节点建设,完善工业SLA服务保障标准,确保工业生产核心数据不离园,实现网络安全自我发现威胁与自卫上下协同,构筑产业领域安全屏障。二是打造一次接入、即用即用的“算力服务”,加快工业互联网演进升级。构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网络,推动算力在物理空间、逻辑空间、异构空间的融合发展,让算力像水电一样“一网通,即用即用”。社会层面的服务。在物理空间融合方面,进一步优化全国“4+3+X”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为国家“东数西算”布局,为企业研发提供跨区域、规模化协同服务、制造、销售和服务。无处不在的计算支持。在逻辑空间融合方面,瞄准“中心+边缘+终端侧”三级算力联动,加快建设工业边缘云节点,打造支持多种工业协议的工业“云终端”,构建“计算网络大脑”,促进计算网络资源和能力的智能化布局和统一管理,实现算力的精准高效供给。在异构空间融合方面,进一步丰富X86、ARM通用算力和GPU、ASIC等专用算力资源,高效满足工业AI、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等多样化应用需求。不同类型的计算能力。三是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开放赋能。加快建设具有运营商和中国移动特色的“业务+数据+技术”智能中台体系,创新AaaS服务模式。在通用能力方面,依托集中统一的智能中台,集聚积累内外部优质能力和通用技术工具,实现机器视觉、远程控制等工业企业所需关键能力的灵活部署和安全保护。在行业平台方面,通过智慧中台的敏捷支撑和高效共享,加快OnePower、OnePoint等行业平台升级,在制造、电力、矿山、港口、冶金等领域实现创新。得到更好的授权。在产业赋能方面,打造数字智能咨询和一站式集成交付能力,打造多样化场景的DICT解决方案,加速万千行业数字智能化转型。杨杰指出,中国移动愿携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更好地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此,他提出了五点倡议。一是共同构建标准体系,持续建立健全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准;二是合力拓展集成应用,加快云组装、机测、远程运维等标准化解决方案规模复制推广。三是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确定性网络、数字孪生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成熟落地。四是合力做大产业生态,发挥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带动作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五是合力构筑安全壁垒,积极探索研究更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型网络架构和内生安全技术,持续打造强大的安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