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4G网速最快相当于30M宽带

时间:2023-03-16 18:29:43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8月26日报道,在4G年内发牌已成定局的背景下,各运营商都在加快布局。北京移动近期推出了4G友好用户体验活动。4G信号覆盖怎么样?4G服务的下载速度有多快?带着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在多地体验了北京移动的4G终端。新京报记者顾晓宇□体验任务提供三种终端目前北京移动提供三种4G体验终端,分别是4G网卡(类似3G网卡,通过USB插入电脑)、MiFi(转换4G网络信号转换为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通用的WiFi信号)和CPE(4G无线网关,类似于常用的无线路由器,但更方便,可随时移动)。记者此次体验使用的终端是MiFi。从3G时代WiFi设备的普及可以预见,当4G服务真正到来时,MiFi终端必将成为使用最多的4G设备之一。4G手机尚未出现遗憾的是,目前的体验产品中并没有4G手机的踪影。不过据记者了解,下月初,某知名手机厂商将在国内发布一款支持中国移动(微博)TD-LTE网络的4G手机,这款手机的样机为也是中国流行的手机。哪个是最高的手机?答案要等到下个月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4G服务最关键的终端自然是手机,所以记者也希望尽快推出更多支持4G网络的手机产品。毕竟3G时代的发展经验证明,好的终端才是成败的关键。从记者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受4G手机终端上市速度影响,4G的大规模商用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启动。□东五环体验任务信号发现覆盖据北京移动介绍,其目前4G网络覆盖范围包括:东、西、北三环,南至两广路;清华大学、国贸CBD及园博园等区域。记者体验测试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记者测试东二环至东五环4G网络信号覆盖情况后发现,在北京东部地区,4G网络覆盖优于北京移动公布的信号。不仅三环以内有4G网络覆盖,在东四环以内,MiFi也能提供稳定的信号。即使在东四环以外,大部分地区依然可以找到4G信号,甚至在靠近东五环的姚家园地区也可以正常使用MiFi。直到东五环,信号才完全消失。发现室外信号好于室内记者在测试中发现,北京移动4G测试网室外信号覆盖优于室内。比如姚家园地区,4G网络在室外可以稳定使用,但在室内信号有时会消失。同样,即使在三环以内的左家庄地区,虽然室内室外都有信号覆盖,但室内网速远低于室外使用。而在大望路的万达广场,4G信号在室内室外表现都不错,室内室外下行网速相近。对此,电信行业分析师符亮(微博)解释称,目前TD-LTE使用的频段基本在2000MHz以上。该频段穿透力不强,室外通过基站覆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该区域未针对室内覆盖进行优化,则会影响室内信号。“GSM网络使用的频段比LTE要低,穿透力更好,但经过十几个阶段的优化才达到现在的覆盖效果,对于4G网络来说显然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实现这一步。”此外,记者还发现,MiFi会自动切换2G、3G和4G网络。如果4G网络覆盖不好,也可以使用3G甚至2G网络连接。当然网速和4G差别很大。测试网表现良好通过体验,记者发现,至少在北京东部地区,TD-LTE网络的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广的。虽然距离正式商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测试网络已经相当不错了。下一阶段,加点提升覆盖、加强室外信号的覆盖和优化应该成为4G网络建设的重点。□体验任务的网速,发现最快的下载速度相当于30M宽带4G网络。它能有多快?记者体验后发现,在信号覆盖理想的室外,手机测速软件显示的下行速率基本在2MB/s到3MB/s之间,最快下行速度可达4MB/s左右。大致相当于30M左右的带宽等级(注:下行速率×8为对应的带宽等级)。从测试平均值来看,目前北京移动4G网络基本下行速率在3MB/s左右。此外,记者还用笔记本电脑连接了MiFi的无线网络,通过迅雷下载了一段约100M大小的视频。10M光纤宽带下载速度非常接近。发现室内网速参差不齐是因为室内信号覆盖不如室外。记者在室内多处测试时,4G网络下行速度参差不齐。大望路万达广场室内,4G网络信号稳定,下行速率可达3MB/s左右,与室外同位置数值持平;在姚家园的活力东方广场,信号覆盖不稳定,有的地方完全没有信号,有信号的地方下行速率在2MB/s左右。奇怪的是,在二三环之间的左家庄一带,虽然位置更靠近市中心,但室内实际下行速率并不高。4G网络下,记者使用手机下载应用软件的实时速率在200KB/s-300KB/s之间,与记者使用联通3G手机下载同一应用的速率相近。同一时间。不过这样的网速基本可以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结语总的来说,3G网络比3G网络好。目前北京最快的3G网络是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带宽高达21M。从记者的体验来看,北京移动的4G网络在下行速度和实际带宽方面的表现要好于包括联通在内的3G网络。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测试网特定情况下得到的数据。例如,4G用户数量非常少。用户争夺带宽。因此,目前的测试情况并不代表4G网络正式商用后的水平。仅供参考。返回腾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