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移动全网业务能否形成垄断?

时间:2023-03-16 01:22:03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5月23日报道,中国移动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根据2016年4月的运营数据,除了在4G用户数上继续远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业务上也大幅缩小了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差距。一直排在第二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移动通过收购中国铁通和价格战实现了近期的疯狂扩张。在弥补了固网宽带的短板后,中国移动未来将在整个网络业务中占据垄断地位。然而,这有悖于打破电信市场垄断的初衷。今年5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播电视”)刚刚成为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商。这被业内解读为政府“打破电信市场垄断”的努力。固网宽带用户猛增数据显示,2016年4月,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净增113.6万户;也就是说,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净增量是中国联通的10倍,中国电信的近2倍。从用户总数看,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达到6172.1万户,逼近联通的7352.2万户和中国电信的1.17亿户。4月末全国宽带份额中,中国移动占比28.6%,中国联通占比24.7%,中国电信占比46.7%。据了解,过去,由于中国移动市场份额过大,公司受到不对称控制。为平衡市场结构,工信部于2009年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中国移动只能使用TD-SCDMA网络经营无线宽带接入业务,有线宽带业务获得授权由中国铁通运营。因此,虽然中国移动一直是移动通信市场的巨头,但在固网市场尤其是固网宽带发展方面却是侏儒。它一直落后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直到2013年12月,工信部发文取消对中国移动固网业务的限制,允许其进入固网宽带市场。主席的更换并没有达到平衡。在获得固网宽带运营资质后,中国移动在这块业务上确实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早在2012年6月,中国移动原董事长奚国华就强调,如果中国移动获得固网牌照,将不会大举进军固网领域,并承诺不会发起价格战。去年8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集体更换董事长: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退休,工信部副部长尚兵接任;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领导进行了交流。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双方优势互补、寻求平衡的决定。换帅有助于三大运营商合理有效地调配成功或适合自己使用的资源,有助于三大运营商更好地在起跑线上合理竞争。但事实并没有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尽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手抗曹”,但依然挡不住中国移动迅猛发展的势头。尚兵出任中国移动董事长后,公司在固网宽带领域的动作越来越重要。去年11月,中国移动宣布以高达328.8亿元的价格收购母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全资拥有的中国铁通固网电信资产。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移动此举是为了快速获取固网宽带的核心资源,从而在固网宽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通过移动业务补贴,中国移动还在全国推出极为优惠的固网宽带资费套餐,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展开“价格战”。例如,在固网业务资费较高的北京,中国移动推出了光纤宽带业务。价格不仅比中国联通低很多,甚至低于一些民营宽带服务,极具竞争力。中国移动的种种举措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留住固网宽带用户,近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合发布《宽带服务白皮书》,推出4K固网网络围剿中国移动。全网业务的垄断趋势逐渐显现。在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看来,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移动在整个网络业务上有形成垄断的趋势。“中国移动的低价宽带和捆绑销售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公司没有自己的骨干网。如果中国移动建设覆盖全国的骨干网,以8亿多移动宽带为基础,到时候,中国移动在电信市场上是名副其实的垄断者。”项立刚坦言,除固网宽带外,中国移动4G用户净增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中国移动4月新增用户达1490.4万户,中国电信4G用户净增461万户,中国联通4G净增用户437.8万户3倍。前不久,中国广电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资格,有资格发展固网宽带,被称为“第四大运营商””业内人士也将平衡电信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广电身上。不过,项立刚并不认为中国广电能够在电信市场上分得多少份额。他指出,综合实力中国广电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如三大运营商,不会对三大运营商构成太大威胁。未来,固网宽带市场可能由中国移动主导,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列二、三位。“相关部门肯定对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有所顾虑,但是否会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还不得而知。”项立刚说。不过,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中国移动固网宽带业务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和权透露,2015年有线宽带用户ARPU值为中国电信56.3元,中国联通63.6元,中国移动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