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朝阳产业,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它是一种将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识别、网络化的技术。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据IDC预计,2018年预计受全球物联网影响的下游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连接互联网的系统/设备超过1亿个,使用物联网的用户总数将超过3万亿美元。
同时互联网用户将达到44亿。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新产品的研发,智能硬件行业鱼龙混杂。
除了硬件系统性能、电气特性、功能特性等设计外,还必须关注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耐用性。
其他方面的检测认证标准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由OFweek中国高科技产业门户网站与NEPCON China联合举办的“OFweek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巡回活动继今年4月26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后,于8月31日在深圳成功举办。
。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Intertek(深圳市天翔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MC部门经理李光华。
他通过物联网现状、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认证要求、信息安全三个方面回顾了“物联网与智能家居产品”。
对“检测与认证”进行了阐述。
Intertek(深圳市天翔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MC部门经理李光华针对物联网现状Kensey报告对物联网市场规模进行了分析。
全球物联网预计渗透的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年将达到全球经济市场份额的11%左右,并结合城市管理、生产制造、家庭事务、汽车等重要领域驾驶、能源环保、物流交通、工作办公、消费结算、个人健康等重要领域形成9个规模超千亿的细分市场。
李光华分析,智能家电目前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白色家电在网络化、智能化进程方面显得“老旧”。
智能家电价格相对较高、缺乏杀手级应用、互联互通存在问题,这些都成为智能家电“落地”的障碍。
此外,大部分在用的家电产品仍属于半新产品,远未达到使用寿命。
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承受“换新”和“买单”的痛苦。
同时,还存在严重的价格、兼容性和安全问题。
智能家居的智能化程度不足,与消费者想象相距甚远;智能家居的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并不具有优势,尚未成为生活必需品;家居行业的智能化使用尚无统一标准,2016年全球还没有一个物联网平台,目前全球已有近10个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认证要求 智能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多媒体等领域。
欧盟、北美和中国CCC有不同的认证要求。
李光华重点讲解了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设备的分类、各类产品需要遵守的基本产品标准要求、物联网和智能家居中使用的最新无线技术(如蓝牙、WiFi、zigbee等)设备及其测试和认证要求。
他强调,为了保证质量,需要对性能、连接、认证、软件四个方面进行监控,使流程顺利进行。
信息安全李光华在会上表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应用中的风险和隐患,以及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要求,是重要的环节。
信息安全根据威胁程度可分为3个等级。
1 级是来自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自动、低级别威胁; 2级是技术含量高、恶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攻击; 3级是专业网络攻击或军事目的攻击。
他介绍,设备的安全风险包括网页界面不安全、数据传输加密缺失、隐私保护缺失等10个方面。
当前,物联网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无疑将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去年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布,提出国家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九大物联网应用领域,其中就包括智能家居。
今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物联网应用。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朝阳产业,正好赶上了这趟顺风车。
家居生活智能化是必然趋势。
因此,智能家居作为一个蓝海项目,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物联网已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并将拓展和延伸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和产业规模。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家居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