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没有真正普及有几个原因

时间:2024-05-22 18:18:15 科技赋能

二十年前,人们在各种科幻电影中看到智能手表,但现在,智能手表很容易买到。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智能手表真正从科幻小说变成现实设备时,它并没有真正普及。

市场评估机构对于智能手表市场一直比较乐观。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今年各季度智能手表销量增速均超过上年同期3%。

其中,三星和Pebble在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

市场份额,其中 Pebble 手表已成功销售 10,000 块。

但即便如此,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发展轨迹相比,智能手表仍然不够抢眼。

那么,为什么消费者仍然没有将智能手表视为主流数码设备呢?我们来看看业界的声音。

一家不独立也不时尚的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认为,目前智能手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他们过于依赖智能手机,虽然智能手机提供了“助理”体验,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更加复杂和碎片化的体验。

例如,如果你想使用智能手表的计步功能来监测运动情况,但仍然需要带上手机才能让手表正常工作,这显然是多余的。

另一个阻碍是智能手表的设计。

即便是 Moto、LG G Watch 等圆形屏幕的机型,与普通手表相比,仍然显得有些极客和另类,更不用说大多数方形机身的产品了。

限制智能手表外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屏幕、处理器和电池等组件。

如果不进一步开发这些底层组件,显然很难实现更好的设计。

电池续航时间和功能性很难兼顾。

目前智能手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Android Wear、Apple Watch等集成先进功能的产品,另一种是Pebble、Withings等所谓“极简”风格的产品。

前者的优点是配备智能系统,功能强大,扩展性强,但续航时间基本只有一天;后者的电池续航时间为 4 或 5 天,但往往不具备彩屏(甚至没有屏幕)、语音助手等高级功能。

显然,用户想要最好的,无论选择哪种形式的智能手表,都需要做出妥协。

更加多样化的可穿戴设备不断涌现 Union Square Ventures 创始人、Twitter 和 Etsy 的早期投资者 Fred Wilson 在科技峰会的一次讨论中表示,可穿戴设备不仅限于智能手表。

即便是智能手表也可能不是一种最优的产品形态,而是一种过渡性的产品。

事实上,不少厂商也开始关注新的产品领域。

基于传感器的设备显然不仅限于手腕,还可以用于服装、配饰等。

总结与手机不同,智能手表不是必备工具,这可能是无法改变的。

目前,厂家正在不断尝试。

比如三星推出了集成数据功能的GearS,苹果的Apple Watch也开始向时尚产品靠拢。

但显然,制造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找出智能手表的价值并将其出售给消费者。

在智能手表真正成熟之前,它们将更像是早期玩具而不是真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