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品牌如何与时俱进?

时间:2024-05-22 18:13:08 科技赋能

反应最快的是LVMH集团。

在苹果发布智能手表后不久,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旗下的泰格豪雅就宣布与合作伙伴谷歌、英特尔合作推出一款价值近万元的智能手表。

最近整个钟表行业的局势相当不稳定。

上周末,瑞士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Richemont)宣布在该公司工作17年的资深人士乔治·科恩(Georges Kern)辞职。

辞职前,乔治·科恩 (Georges Kern) 担任历峰集团 (Richemont) 制表、营销和数字部门总裁。

在此之前,他曾在历峰集团旗下任职。

IWC万国表担任首席执行官已近15年。

作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最大的业务其实是珠宝,占总销售额的50%以上,而第二大业务是手表,占比接近30%,剩下的其他项目包括时装、配饰这并不是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第一次传出高管离职的消息。

今年年初,其子公司积家(Jaeger-LeCoultre)和登喜路(Dunhill)的首席执行官也相继辞职。

过去的一年对历峰集团来说非常困难。

全年瑞士手表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9%。

历峰集团旗下的几大腕表品牌自然受到了影响。

去年年底,该公司宣布大幅裁员,并对旗下两大奢侈腕表伯爵(Piaget)和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进行业务“收紧”。

难道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富人不再买手表了?有人认为,现代人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

说白了,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后,他们不太喜欢买手表,或者即使买手表,也没有像父辈那样买那么多手表。

时代在变,今天的手表实用性远不如以前。

人们需要知道,时间并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看表。

另一个“罪魁祸首”是智能手表。

苹果2008年推出的iWatch因其冲击其原有市场而受到传统手表行业的批评。

三星、LG、联想等后继者随后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

历史从来没有相似过。

如果你熟悉瑞士手表的整个发展史,你就会知道,20世纪70年代,一场石英表风暴席卷了瑞士钟表业。

当时,以卡西欧、精工、西铁城为代表的日本制表业采用数字化技术,注重低成本制造、大众化销售、大规模营销,导致瑞士制表业损失惨重。

创新再次来袭。

智能手表还能够监测心率和胆固醇等健康指标。

反应最快的是 LVMH 集团。

在苹果发布智能手表后不久,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旗下的泰格豪雅就宣布与合作伙伴谷歌、英特尔合作推出一款价值近万元的智能手表。

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传统手表制造商对苹果的反击。

整个手表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瑞银最近的一份报告称,智能手表正在逐渐取代人们手腕上的传统机械手表。

分析师Helen Brand表示,除了劳力士之外,Apple Watch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任何瑞士手表品牌,而这种情况下最危险的就是斯沃琪品牌。

LVMH表示,泰格豪雅的智能手表销量极其出色。

集团年初公布财报时,公司领导特别点名了泰格豪雅的销售额,可见其重视程度。

既然发展进程和时代潮流无法改变,LVMH无疑想再次获胜。

就在历峰集团人员调动前几天,路易威登宣布推出首款智能手表,0元起。

与同行相比,价格并不便宜。

但如果贴上LV标志,那就另当别论了。

毕竟这个老牌奢侈品牌的品牌号召力摆在那里。

如果你是LV的粉丝,拥有了它的包包和行李箱之后,那么一块2万元以内的智能手表也只是小额购买。

只是一场比赛。

不过,LVMH不应高兴得太早。

同事们已经开始效仿。

历峰集团旗下品牌万宝龙此前推出了一款售价为美元的智能手表,远低于LVMH的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