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曾经依托小米生态链成长起来的华米推出了元首智能手表,并以“试一试”的心态采用自有品牌。
虽然打着Amazfit自有品牌的旗号,但大家还是对“华米手表”念念不忘。
两个月前,华米出品的“小米手环”销量破万,第二代手环随即开售。
在为小米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和口碑后,有人猜测华米是有意识地与小米品牌区分开来,强调自己的品牌。
而这次“华米手表”似乎是故意这么做的。
1、新品发布:除了智能手表,行业商务发布会周围都是Amazfit的LOGO,很难找到小米的影子。
作为华米创始人兼CEO,黄汪主持了整个发布会,畅谈了发布已久的新款手表,也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令人意外的是,在推出消费类手表之前,黄汪首次透露了自己在行业市场的布局。
他介绍,2016年与运动品牌李宁合作智能跑鞋后,华米智能芯片开始与行业用户开展业务。
其中,华米智能跑鞋销量已突破1万双。
华米智能芯已应用于跑鞋、健身房、运动器材、会议安防等领域,可实现定位、监控、安防、签到等功能。
据黄汪介绍,华米智能芯片团队的负责人是专门从谷歌请来的。
他曾是谷歌蓝牙连接技术的前负责人;目前约有40人在跟进公司B端业务,该项目于去年7月启动。
关于。
随后,发布会的主题又回到了消费市场。
据黄汪透露,此次推出的华米手表已经酝酿了18个月,他拿出了加入小米之前一直在研发的Z-Watch手表。
在谈到从手表到手环,再到加入小米前后从手环到手表的产品转型时,黄汪只用“智能穿戴”二字提及,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后面会提到。
据黄旺介绍,这是一款“智能硬件时代的运动手表”。
尽管此前他曾表达过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野心,但这款手表仍然主要突出两项运动功能:GPS定位和心率监测。
“定位非常明确,用户粘性在于体育。
”黄旺在随后的采访中解释道。
黄旺(右)和小米家孙鹏华米手表采用PPG光电心率传感器,依托于以往手环产品积累的算法和数据基础。
由于避免了表带、空气等非人类心率误差,黄旺坦言该产品比Apple Watch更准确。
在算法层面,华米手表搭载了英见28nm双核芯片。
黄旺强调,这是专门为智能穿戴产品定制的芯片,保证了手表良好的低功耗。
同时,为了实现更精准的GPS运动轨迹和速度测量,团队佩戴该手表进行了38000公里的路测。
更长的续航是华米手表除了价格之外的另一大亮点。
(延续了小米手环的风格。
) 据黄旺介绍,华米手表在心率监测和GPS跑步模式下可以使用35小时。
对于重度跑步的用户来说,这意味着跑完一公里越野赛后,仍然使用了一半的电量。
既然是运动手表,黄汪也将标准产品定为Garmin Finex3 HR。
“在百公里越野赛中,参赛者通常需要佩戴两块手表或一个充电宝,以保证全程监控。
”虽然外表上不乏参考性,但在表演方面,黄老师还是嘲讽了对手。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每天跑步半小时,收到推送通知,可以使用五天。
此外,华米手表还新增了常亮拨号、一键锁定、支付宝快捷支付等人性化功能。
总体而言,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这款产品的推出都将对智能手表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
2、“去小米化”有哪些迹象?今年对于华米来说是关键的一年。
6月,小米手环1销量突破1万台。
小米手环2发布后,再次面临涨价、售空的情况。
黄汪这个幕后黑手,似乎正在带领华米团队逐步去小米,形成更加独立的品牌意识。
黄旺在接受采访时,在谈到小米生态链时,他转移了话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黄旺的名片被剪掉了名片上原本印有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字样。
随后,华米此前也针对误会做出了积极回应。
事实上,成为独立品牌并不是华米的本意。
“独立成长”或许是大多数小米生态链公司的愿望。
因为成为生态链企业的麻烦就是活在小米的光环下。
此前,一位小米生态链公司内部人士曾透露过他的矛盾心理,“用户只认小米的品牌,不认自己的品牌。
如果为小米生产的产品发展得很好,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坏事。
我们不想成为 OEM(原始制造商)。
我觉得我们和小米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 3、Amazfit手环:创业失败。
对于从商多年的黄旺来说,他的野心并不有限。
余是小米背后的“代工”。
早在今年9月,小米手环出货量破万之后,华米就开始强调自有品牌产品——具有时尚元素的Amazfit手环。
不过,从销售数据来看,本次测试的结果并不乐观。
Amazfit邀请高圆圆代言和设计,借助明星力量以及与各时装周的关系,华米试图打开娱乐圈和时尚圈的大门。
年底,华米还推出设计师时尚生态圈计划,邀请设计师为Amazfit设计产品,并推出淘宝众筹。
然而,尽管星光熠熠,脱离了小米品牌光环和销售渠道后,Amazfit手环并没有复制小米手环的成功。
2月20日,Amazfit月霜手环系列淘宝众筹总额超过目标的%,但仅筹集到16万元。
而这个结果,连小米手环发布时1秒返还资金的零头都还不够。
从天猫旗舰店的最新数据来看,月销量仅徘徊在千台左右。
可以想象,华米想要借助Amazfit重振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华米手表:它的意义大于它的性能。
从这一点来看,这款手表或许是黄汪与华米之间的又一个赌注。
在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前,黄旺的公司推出了Z-Watch智能手表,年出货量达到7万块。
而这款手表正是雷军投资皇旺的一个重要机会。
加入小米生态链后,黄汪停止了手表产品线,这多少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事实上,“不做手表,只做手环”更多的是小米生态链的决定。
刘德曾透露,“最重要的原因是苹果当时没有这么做”。
因为苹果没有做到,它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义,它的供应链不成熟,它的市场教育也不够。
如今,智能手表市场逐渐成熟。
“华米已经成为一家年营收10亿元的亲民创业公司。
”黄汪曾在内部信中表示,华米在产品定位和方向选择上自然更有发言权。
“小米品牌、米家品牌、生态链公司品牌都有自己不同的基调。
”黄旺强调。
对于目前与小米生态链的关系,黄汪将其比喻为“群殴模式”。
“当内部资源和意见不一致时,可以先出去尝试寻找适合华米生态链的定位。
”他随后补充道,本月初,青米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小米生态链上首家上市的创业公司。
小米生态链掌舵人刘德曾透露,米家将延续这一模式,未来还将有多家小米生态链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华米呢? “公司现在已经处于盈利状态,今年B轮融资的1万我们没有花一分钱,这就足够了。
”黄旺自信地说。
他表示,公司现在并不急于融资和上市。
如果未来考虑拓展更多业务,可能会考虑;时间点定在3-5年后。
生态链企业自有品牌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小米主要定位中低端年轻人,带有很深的品牌印记。
这并不是生态链企业向高端市场进军的红利。
因此,在月霜手环系列之后,华米又重新找回了小米的基因。
5、华米手表能否挑战苹果和三星?整个发布会由黄汪一人主持,对于黄汪和华米来说意义重大。
加入小米生态链,做了两年的幕后英雄,终于摘下了小米的光环,讲了自己的故事,卖了自己的产品。
信心和体力也更强了。
回归到产品上,万元的价格对于有兴趣购买的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拒绝的价格。
设计和用料保留了小米产品的流线型风格。
手机APP连接小米运动。
总体而言,这仍然是一款畅销产品。
带有小米基因的产品,同时品牌也去小米化。
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在品牌光环逐渐褪去、销售渠道支撑减弱后,如何避免月双手环的失败。
抛开背景因素,简单来说,华米手表结合了Garmin主打运动、速陀(表带造型)等的一些特点,加上相对低廉的价格,抢占了智能手表市场。
不过,与小米手环时代不同的是,此时三星、苹果、摩托罗拉等巨头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
这个时候,如果想要降低价格,延续手环时代的辉煌,是有一定办法的。
困难。
一方面,这个市场的结构和主要参与者已经确定。
另一方面,智能手表的功能和体验与手表的关系更加紧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米智能手表此次是作为一个新来者进入市场的。
如何从零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必须要克服这些大山。
对于小米的生态链“米家”来说,总是值得欣慰的是它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独立。
在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小米能否再造“华米”是当下更值得关注的。
你看,明天,一道“X米”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