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好可穿戴应用产品市场。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开发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
然而,针对这些可穿戴设备的设计需求,显示组件的选择是困难的。
是相当麻烦的。
虽然小尺寸显示器有很多选择,但目前有LCD、AMOLED、EPD、MEMS等不同的解决方案在争夺可穿戴应用市场……根据光电技术工业协会(PIDA)的估计, 2017年全球智能可穿戴显示设备市场营收将达到57亿美元,全年全球营收突破1亿美元! PIDA预计,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移动设备带动中/小型显示器需求之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所需的小型可穿戴显示组件也将成为显示市场的新兴应用热潮。
相应的显示技术和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激增。
圆形屏幕的智能手表可以延续原有的手表体验,已经成为高端智能手表显示组件的首选。
谷歌LG G Watch声称拥有常亮显示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续航时间。
LG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升温,也刺激着小屏技术和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蓬勃发展,可穿戴设备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市场。
由于可穿戴产品的概念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概念产品已经推出,可穿戴产品的应用架构也逐渐建立起来,但实际上,在可穿戴应用设计的前提下,新的需求对显示设备的要求也随之兴起,例如更轻、更薄、更省电、可卷曲、甚至曲面屏(Curved Display)设计的要求,都成为新一代可穿戴应用产品显示解决方案的组件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必须尽可能满足人体工学设计要求,才能响应可穿戴应用的需求。
例如,结合手腕的弯曲设计,可将可穿戴设备的关键PCB和电池模块设计成匹配的弯曲形状,满足更容易“佩戴”的设计要求,以及产品结构和外观需求能够自然贴合身体或手腕曲线。
在产品工业设计的推动下,也带动了小尺寸曲面屏或柔性屏的需求。
应用要求。
可穿戴设备应用屏幕优先考虑特殊外观、节能、薄型化。
事实上,现有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计算产品在产品功能上还不是很完善,其计算性能和增值应用才是重中之重。
大多数只能作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辅助设备。
由于屏幕尺寸较小,其显示功能大多只能用来实时显示短信、SNS/SMS消息,或者智能通讯设备的简单计步数字和运动数据。
、生理数据等信息呈现,显示数据量不高。
因此,可穿戴设备的显示要求并不优先考虑高分辨率。
相反,规格重点关注显示组件的厚度、功耗、显示效果和特殊特性。
外形设计要求等。
特别是对特殊配置的支持。
如前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屏幕要求往往是由于设备的可用空间较小,这意味着显示屏不能使用太大的组件,这相对限制了可穿戴设备同时可以显示的信息量时间;如果可以使用面积较小的设备可穿戴设计产品,但可装载的显示屏却小得可怜,影响了产品的应用价值。
此时,曲面设计或柔性屏幕组件可以沿着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曲线延伸显示区域,进一步扩大可穿戴设备的实用价值,甚至智能手表也可以带来延续传统圆形手表所需的功能车身设计。
由于智能手表显示需求,圆形小显示屏也将带动更多产品市场需求。
柔软、透明、弯曲的材料特性已成为先进可穿戴设备的新指标。
目前有许多厂商积极开发可穿戴计算产品所需的显示技术和组件,例如谷歌、苹果、索尼、高通、三星、LG等;材料特性还包括推出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小型显示器,例如柔软度、透明度和曲面,以响应可穿戴产品的设计需求。
此外,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显示模组的需求也将因智能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显示需求而产生。
,推出更多非标显示设计的显示模组,以满足产品开发需求。
目前常见的智能手表可穿戴产品分为方形屏和圆形屏两种主流设计。
对于方形屏幕来说,是小屏幕的常规显示组件设计。
一般来说,元件成本较低。
目前有LCD(液晶显示器)、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EPD(电泳显示器)、mirasol等显示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LCD、AMOLED和EPD的智能手表设计较为常见。
EPD具有低功耗和可弯曲的特性。
智能手表已经使用电泳显示技术(电泳显示;EPD),也称为电子纸。
它最初是为电子书阅读器开发的双稳态显示器。
由于其技术特点,它只改变了显示内容时才消耗电力,功耗极低。
生产结构与传统LCD不同,其结构更为复杂。
还可以设计满足曲面需求,在烈日环境下也能观看显示内容。
在当前的智能手表中颇为流行。
它是一种流行的显示技术,但遗憾的是,电子纸只能显示灰度图像,图像的动态表现较差。
目前,电子纸显示器对屏幕设计有能够适应弯曲的要求。
元件材料的薄化设计,厚度可达到仅0.8mm。
具有功耗低、弯曲时不易折断等优点。
可根据需要和低功耗来延长产品的运行时间。
对于可穿戴应用产品来说,使用EPD电子纸显示器可以大大扩展产品的电池性能。
与采用AMOLED和LCD显示方案的可穿戴设备相比,采用EPD显示元件的可穿戴产品的使用时间至少可以延长2至3倍。
。
mirasol显示面板具有节能优势,但无法弯曲且不耐冲击。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采用MEMS技术开发的mirasol显示面板与采用电泳技术的EPD不同,但可以实现接近EPD的低功耗特性。
高通仍然对mirasol显示面板寄予厚望,并持续投资相关技术优化以改善组件特性。
Mirasol显示面板所采用的微机电技术仍主要用于生产平面显示模块,元件尺寸主要面向小尺寸应用。
早期有使用mirasol显示面板开发的电子书阅读器参考设计和智能手表参考设计。
但遗憾的是mirasol显示面板基于MEMS微机电技术。
每个像素的颜色变化是通过微机电驱动器来改变的。
虽然画面变化极其省电,但事实上,完成单位像素的颜色变化比LCD需要更多的时间。
,AMOLED持久耐用。
如果是简单的形象改变,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如果用于动画演示,用户会发现由于图片更新速度的问题,图片变化比较滞后、不流畅。
此外,还利用微机电技术来推动这一变革。
虽然显示屏具有基本的色彩显示效果,但实际的色彩表现并不像LCD和AMOLED那样丰富、鲜艳,未来的发展也受到很多限制。
此外,mirasol显示面板不能以弯曲形式使用。
微机电显示结构更加精密复杂,其抗产品跌落的性能不如EPD。
OLED显示技术凭借更好的色彩表现成为智能手表的新宠显示组件,其中LCD和AMOLED表现更佳。
在轻薄化和低功耗的要求下,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更加复杂,需要配备背光显示器。
该设计在应用方面相对较弱。
目前多采用成本要求较高的入门级智能手表。
AMOLED显示技术是自发光材料,显示器的材料厚度可以极薄,可以满足手表或手环的设计需求。
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对于节能和低功耗的需求,大多数采用LCD或AMOLED显示屏的可穿戴产品都可以搭配环境光传感器和省电设计,以改善可穿戴产品显示组件的功耗。
关于OLED显示组件的使用,继谷歌近期针对可穿戴产品的计算需求发布了Android Wear嵌入式系统后,摩托罗拉也发布了集成Android Wear平台的Moto智能手表。
Moto与目前的智能手表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一代圆形OLED显示屏作为智能手表面板。
除了支持彩色表面和动态消息显示外,Moto在手表用于日常计时时还可以切换到节能显示模式。
仅传统的表面数字和指针屏幕以黑/白显示。
摩托罗拉声称,借助节能机制,智能手表可以全天开启,显示屏可节省 40% 的功耗。
用户可以像使用传统手表一样随时查看时间,而不必担心手表电量因屏幕开启而很快耗尽的问题。
。
此外,Moto 还配备了圆形 OLED 显示屏,业内声称可以维持 2 至 3 天的电池续航时间。
Moto还配备了高端手表中常见的蓝宝石镜面和金属机身,以增强智能手表的体验。
同样的情况,LG也同步发布了搭载Android Wear平台的G Watch智能手表。
有趣的是,它也像 Moto 一样采用了常亮显示技术概念,但 LG G Watch 采用的是方形屏幕。
目前尚不清楚它使用什么显示技术。
要知道,与Moto在节能、省电技术理念上的差异,还是需要产品推出后才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