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爆暗藏安全隐患

时间:2024-05-22 16:09:41 科技赋能

新学期又开始了,家长们正忙着为孩子准备新学期的各种用品。

儿童智能手表、学生护眼灯、儿童电动平衡车,这些潮流产品已经被列入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购买清单。

这些产品的质量如何?安全吗?购买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本报记者针对新学期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撰写了一系列报道,希望能给家长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随着开学,儿童智能手表成为不少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新学期装备单品。

它不仅可以拨打电话,方便家长随时联系孩子,还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确定孩子的实时位置。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作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典型代表,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追捧。

但与此同时,不少家长也质疑儿童智能手表的辐射、信息安全等质量安全问题。

儿童携带的这款电子产品质量如何?你能真正为孩子做好“小安全卫士”吗?火爆市场暗藏安全隐患 8月28日,北京王府井书店二楼嘟嘟郎儿童电子产品专柜前,几位家长正在为孩子挑选智能手表。

“这是一款新机型,与老机型相比,增加了摄像头功能,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孩子身边的标志性风景,提高定位的准确性,让家长更容易确定自己的位置。

”孩子们。

”销售人员热情介绍。

一位女士问道:“如果我的孩子每天佩戴,会不会有辐射?”销售人员微笑着说道:“我们的产品已经过检测合格,辐射问题您可以放心!”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输入“儿童智能手表”,记者搜索多款商品,不少商家纷纷推出“返校优惠”“新生优惠迎开学”等促销活动。

在该网站的分类首页上,记者看到,儿童智能手表品牌众多,如小天才、唐猫、沁蕾、张航、咪咪兔、爱丽可……产品价格也从一倍到几倍不等,相差近10倍的产品介绍网页上,各大商家不仅极力宣传手表的通话、定位、拍照、防水等功能,还展示了诸多证书: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无线电发射设备批准证书、国家强制性3C认证……还有一些商家还声称自己的产品已通过辐射测试,SAR符合欧盟标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记者注意到,带有多个价格标签的产品销量较好。

月交易量最高的是一款售价为万元的米米兔儿童智能手表,月交易量为4.9万笔。

被家长视为“找孩子工具”的儿童智能手表,存在不少质量和安全问题。

我们从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获悉,仅过去两年,该委员会就收到至少19起有关儿童智能手表的投诉。

投诉多涉及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无法开机、按键失灵、表带断裂等质量问题;定位不准、发热异常、无法绑定手机等使用问题。

此外,不少家长还担心手表的辐射安全。

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一则关于儿童智能手表的新闻报道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家长和孩子的信息泄露,这甚至让一些购买了儿童智能手表的家长感到担忧。

8月28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其组织的儿童智能手表对比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选取了消费者最关心、市场销量最好的10个品牌和型号。

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已公布的测试结果,本次对比测试入选的10款产品全部通过了安全测试。

未检出多环芳烃和禁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盐)。

辐射值符合欧盟标准,电池安全指标、低温烫伤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但在信号质量、定位、防水性能、待机时间和通话时间等性能测试中,各品牌产品的表现却存在较大差异。

尚无相关产品标准。

记者了解到,目前儿童智能手表尚无相关产品标准,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手表辐射也没有专门的检测标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话终端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齐殿元告诉记者,儿童智能手表由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在无线通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射电磁波。

存在电磁辐射的问题,需要考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影响。

至于手表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齐殿源解释说,这需要检测其电磁辐射(SAR值)是否符合相应的限制标准。

稍显尴尬的是,我国目前对于儿童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还没有相应的标准。

“不过,消费者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从技术原理分析以及我们电话终端实验室的基础测试数据来看,儿童智能手表的电磁辐射与手机大致相当。

”齐殿元表示,电话终端实验室已经开始开展相关工作。

修订GB 8《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新标准将覆盖所有贴近人体使用的无线通讯终端产品,并将解决儿童智能手表尚无标准的现状。

“对于儿童智能手表这样的产品,在制定电磁辐射评估标准时,我们至少会考虑两种典型的使用场景:一是类似于对讲机,靠近嘴说话。

这种情况下,手表的影响其次是佩戴在手腕上进行实时数据通信的方式,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表对人体四肢产生的辐射。

”家长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家长和孩子的信息泄露,齐电源。

据信,儿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也面临着类似的安全风险。

儿童智能手表涉及家长的电话号码,以及孩子的电话号码、位置、动向等敏感信息。

家长信息和孩子信息的处理涉及存储、传输和删除。

每个环节都应采用一定的安全机制,防止儿童智能手表存储信息泄露。

此外,儿童智能手表的软件漏洞也是造成用户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

攻击者可以利用漏洞非法窃取用户信息。

安全防护必不可少。

专家认为,儿童智能手表厂商需要前期关注电磁辐射问题,采取合理设计,利用自下而上的测试等手段,降低产品的电磁辐射值,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天线布局不合理、功率调整不当、或者选用不合格的元器件,都会存在电磁辐射超标的风险。

在信息安全方面,厂商要特别关注手表本身、手机APP和云服务器的安全,以及它们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

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品牌厂商已经采取了自己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安全防护性能。

儿童产品总监孙浩向记者介绍了儿童智能手表的信息和辐射安全。

“从安全出发,儿童智能手表的安全防护都经过了严格的设计和测试。

在信息安全方面,我们发布的任何软件都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渗透测试,确保每个软件版本没有漏洞;在信息安全方面,我们发布的任何软件都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渗透测试,确保每个软件版本没有漏洞;技术方案方面,我们采用三重加密技术:本地信息加密,每个手表分配独立密钥,数据加密存储;通信加密采用https和私钥相结合的方式,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在安全云、云端双向认证、云端数据等方面也有保障。

”在辐射等问题上,所有手表产品均经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专业检测,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不过,据齐电源介绍,市场上部分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厂商采用了第三方解决方案公司的通用手表解决方案。

手表硬件、系统软件、应用APP和手表云服务均由第三方解决方案公司提供。

这样一来,如果手表通用方案有漏洞,那么采用该方案的手表也会有漏洞。

使用通用手表解决方案的儿童智能手表制造商通常不具备修补漏洞的能力,需要手表解决方案公司修补漏洞。

漏洞修复的延迟时间也较长,这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专家建议,家长在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一定要选择经过权威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电磁辐射、信息安全检测的智能手表产品;家长和孩子在使用手表和点击推送广告时应小心谨慎。

请勿点击或扫描来源不明的移动应用程序、安装包、文件包、二维码等;家长还应多了解电磁辐射的安全知识,并向生产企业咨询相关指标,避免购买到指标不合格的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