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新兵违反安全规定用智能手表拍照

时间:2024-05-22 16:07:15 科技赋能

“来,我用我的新手表和大家合影!”近日,南京军区防空旅六连新兵小张收到了女友送来的生日礼物——一款新型“智能手表”,迫不及待地“炫耀” ”当着战友们的面。

“手表也能拍照吗?会不会泄露军事机密?”班长曾涛立即制止,决定按部就班地汇报情况。

大队保密委员会认定,该手表具有上网、定位、通话等功能,在军队中使用营地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小张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把经保密委员会审查解密的手表送回家。

4月19日,该旅邀请了军事科研院所的专家。

对“智能穿戴设备”给部队安全管理带来的隐患进行调查分析 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配备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并具有拍照功能。

,具有记录和独立的数据处理和传输功能,官兵一旦佩戴这种眼镜,极有可能被窃听、拍照,暴露部队在军事行动中的位置坐标,危及军事行动安全。

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具有“自组织网络”特性,可能破坏机密网络物理隔离的防护手段;有的可以自动连接“云存储终端”,自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上,造成泄露。

智能手环、防盗追踪器等“智能穿戴设备”利用传感器记录和评估用户的运动和健康状况,并自动将用户位置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可以轻松暴露部队行踪和个人隐私。

,导致泄漏。

为帮助官兵认识“智能穿戴设备”泄密隐患,该旅会同上级保卫部门编写了《智能穿戴设备泄密及防范技术演示》等多媒体课件并制作了移动展板以“保守军事秘密”为主题。

介绍“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原理、恶意软件攻击方法等知识,有效提高保卫室官兵的保密意识和警惕性??。

列兵小郭原本打算购买一款即将上市的新款智能手表,但现在他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作为一名军人,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军队的保密规定,根本上拧紧精神上的‘安全阀’。

”次。

同时,该大队还通过个人自查、基层普查、机关抽查等方式,对办公电脑、存储介质等数字产品实行严格的登记统计制度;在保密区域入口处张贴信息。

如会议室、保密室设置警示标语、临时存放箱、电子产品检测门;对重要设备、图表等采取“遮挡”措施,对重点场所进行电磁屏蔽。

针对军队自主研发使用的装备管理系统,全面采取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保密措施,防止泄密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