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华为与普爱小铺正式发布并销售HiLink定制机型——小普健康智能马桶,售价1万元。
智能家居之战已经打响,华为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力争三年内超越小米,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第一。
华为的造势到底是无稽之谈,还是真有爆料潜力?下期节目,让我们拭目以待华为的表现吧。
华为的“筑掩护”并非凭空而来。
36氪曾报道称,华为于2018年推出Hilink平台,与合作伙伴公司共同开发智能硬件。
不过,据了解,华为直到2018年3月才正式公布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目标和愿景。
虽然华为迟到了,但从华为打造智能马桶盖的事实来看,华为是认真的。
华为此次“覆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华为HiLink平台要充分发挥其“连接”优势。
据悉,华为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拥有超过10000个通过HiLink协议的WiFi设备和10000个智能家居用户。
一方面,华为除了打造HiLink平台之外,也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让更多的家电接入HiLink平台;另一方面,华为也在尝试加强非HiLink系统的建设,利用路由器兼容更多的非HiLink协议设备。
据了解,华为今年的目标是兼容其他80个家庭系统,从而快速实现家庭互联。
尚钢(华为消费者BG智能家居产品线负责人)预计,华为智能家居接入的品类每年将拓展至60多个品类,且接入的产品将全面付费。
从华为7月份推出的智能马桶来看,华为似乎准备以智能马桶为突破口,用“大连接”实现智能家居之间的互联,从而实现其曾经所说的“三年打造中国智能马桶”。
“智能家居第一生态”的口号。
其次,华为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合作战略发挥技术优势,与相关产业链合作,实现智能家居产业发展。
华为始终坚持合作原则。
有相关媒体报道称,其仅对外提供liteOS、SKD技术、物联网芯片等,并坚持不推出智能家居硬件产品。
因此,硬件产品的打造需要寻找跨界合作伙伴进行分工合作,更好地实现各品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
例如,在上海AWE大会上,美的、长虹、海尔、欧普照明、格兰仕、奥克斯、志高等品牌的多款产品展示了采用华为HiLink技术的智能产品。
聚焦华为与小普的合作,据了解,普爱小普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科技的公司。
2018年开始打造智能替换马桶,历经18年拥有成熟的智能马桶制造技术。
华为在与小普的合作中,利用通信协议建立了基础设施。
通过技术和渠道的双重优势,华为与小浦提供的硬件合作,制造智能马桶盖。
华为坚持合作互利的原则,只合作不投资,不与厂商争夺硬件市场。
这一策略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加盟合作,市场共赢帮助其在智能家居市场发力。
众所周知,华为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感知,华为的奋斗者将狼文化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品牌越来越大,市场介入也越来越深。
在华为品牌传播的影响下,人们总是想尝试一下它的跨界智能马桶盖。
不过,智能家居目前是一片红海,想要“打造新家园”的华为,仍然要面对一些残酷的现实。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今年3月,华为公布了最新的智能家居发展战略规划,即以HiLink连接为核心的智能生活战略。
可见,智能家居将成为华为的核心业务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华为凭借其品牌知名度成为全国公认的品牌之一。
那么随着华为的成功,智能马桶盖的普及率能否提升呢?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伟大的愿景,但并不全是路上的玫瑰。
首先,虽然智能马桶盖的价格逐渐贴近百姓,但它仍然不是大众消费产品。
智能马桶盖多针对中产以上阶层,多用于高端家居或医疗领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马桶盖的实用性并不明显。
例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马桶盖的价格比传统马桶贵。
另一方面,人们在使用厕所时认为几百元的马桶仍然可以解决人们的生理问题。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想加装智能马桶盖吗?而且,华为的智能马桶盖比传统马桶贵了近10倍。
还有一点是,人们的传统意识还没有完全开放,使用厕所还是比较遥不可及的。
在传统观念中,上厕所只要求速度、方便,没有享受。
然而,在科技社会,智能家居似乎给人们带来的新概念就是,如厕时可以自得其乐,而且不需要带纸。
目前,人们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这种颠覆性的概念,但从智能家居逐渐普及的现状来看,人们最终会接受它,只是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其次,智能马桶盖市场尚未成熟,整体市场占有率不高。
2017年,智能马桶盖风靡全国,资本家开始涌入市场。
各大行业巨头似乎都怀着占据市场制高点的野心进入市场。
然而,三年后,虽然总销量翻了一番,但渗透率仍然很低。
可靠数据显示,我国智能马桶的普及率仅为1%,即使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普及率也只有10%。
华为选择在这个时候切入市场。
不知道民族品牌华为的到来能否留住部分去日本购买智能马桶盖的市民呢?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想想如何用智能马桶盖来炸掉飓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外,据了解,小米在2016年8月10日召开生态链品牌智米发布会时,正式公布了智米智能马桶盖新品,并于当年9月正式发售,售价人民币10,000元。
华为智能马桶盖于今年7月上市,售价1.5元。
都是国内的大品牌。
巨大的价差预计会让消费者观望和比较产品。
不仅如此,市场上的所有人,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对这个巨大的万亿市场眼红。
例如,网易就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
据了解,其网易精选智能马桶盖于今年3月正式开售,售价1000元。
有相关媒体报道称,与小米智能马桶相比,网易精选智能马桶价格更贵。
此外,东鹏卫浴、和成卫浴、福瑞等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马桶盖市场。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商家的参与,使得市场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
看来,华为在试图开拓市场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理想充满现实,华为仍然拿着智能马桶盖进入了市场。
不可否认,华为智能马桶盖的首发售价让很多人犹豫不决。
价格确实是华为产品长期存在的问题。
华为如何打破价格带来的僵局?我们往下看。
低价、体验或助力华为智能马桶突围。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2018年、2018年智能马桶市场规模分别为1亿、1亿、1亿,全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亿。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和领先厂商的激烈竞争下,华为如果想从万亿市场中获取巨额利润,可能就必须在价格和用户体验方面做出调整。
一方面,低价是吸引消费者最“简单粗暴”的策略。
虽然智能家居普及缓慢,但人们正在逐渐接受智能家居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智能家居的价格并不一定与人们钱包的厚度成正比。
因此,对于华为此次推出的智能马桶盖,公开测试中万元的优惠价格让一些人观望。
折扣期过后,千元的价格已经完全放弃了购买的念头。
因此,华为在营销智能产品时,可以在价格上进行小幅调整,适当调整姿态。
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是可行的策略。
另一方面,用户体验是否良好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因此,华为在体验店的建立和扩张上不应该吝啬。
在用户体验方面,竞争对手小米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华为不妨向竞争对手学习。
毕竟,智能家居服务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体验者的体验。
因此,无论是华为自身的企业运营规划,还是针对竞争对手采取的相应措施,智能家居体验店的拓展都需要完善。
在时间表上。
据悉,截至8月6日,华为HiLink定制机型——小浦健康智能马桶在两周内已突破公开测试率10%,赢得了首批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如此高的公测率,与华为背后忠实的“花粉”密不可分。
因此,华为应该利用好这些数据,捕捉消费者永恒的“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虽然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华为、京东、阿里巴巴、美的、海尔、小米等国内各大品牌的进入,或许这也会带来新一轮的智能家居趋势。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蓬勃发展,华为凭借领先的技术,加上低廉的价格和经验,或许能够帮助其在智能家居行业打响名堂。
据了解,华为制定了未来三年打造百亿美元智能家居生态的战略。
华为野心勃勃,“百亿计划”似乎志在必得。
但未来是否顺利,还有待观察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