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扫地机器人超详细评测!五款扫地机器人实力PK

时间:2024-05-22 14:36:02 科技赋能

扫地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

除了越来越多新品牌的加入,规划中的扫地机器人也逐渐成为主流。

扫拖一体的设计也比较常见,物理遥控器已经消失了。

智能控制显着升级,用户体验显着提升。

但最终产品价格差距还是比较大。

为此,我们找到了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五款扫地机器人,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评测。

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参与本次对比评测的五款车型。

米家扫地机器人一炮而红后,石头扫地机器人推出了自主品牌石头扫地机器人。

除了增加扫拖功能外,在很多细节设计上也更加完善。

这款产品虽然是2018年发布的,但也是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一款车型。

2017年,不仅增加了黑色版本,还推出了国米定制版车型,满足消费者更精细化的需求。

2011年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当时发布的第一款扫地机器人正在与小米米家扫地机器人竞争。

连价格都一模一样。

2018年推出的新款扫地机器人S5售价比它便宜1.0元。

主要变化是电池容量。

缩小了,双边刷改为单刷,吸力也从Pa提升到Pa,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激光导航机型了。

与前几年推出的车型相比,浦桑尼克2018年推出的LDS M6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利用激光导航技术实现了无线载波+激光巡航技术的双重定位,再加上自家的iPNAS清洁系统2.0,技术优势比较明显,也是值得关注的模式。

科沃斯是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知名品牌。

它有很多产品型号。

这次我们选择了年度旗舰型号——DN33。

除了采用第二代LDS导航技术外,还搭载了新一代全球规划系统Smart Navi2.0。

它还配备了蓝鲸清洁系统2.0,价格也很有吸引力。

Neato实际上是第一个制造激光导航扫地机器人的品牌。

它因强大的产品力而拥有良好的口碑,但市场表现却并不理想,给人一种“养在闺中,默默无闻”的感觉。

2017年,Neato开始发力中国市场,正式成立中国区。

双11之前,其推出了一款圆圆机型——D3s,符合更多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心理期待。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次对比的模型均采用了激光导航的路径规划方法。

此外,他们还拥有视觉导航技术。

虽然他们没有参与这次的对比,但恰巧是基于相同的导航技术来看看实际使用中到底有哪些差异。

五款扫地机器人主要参数对比 1、功能设计 如今,越来越多的扫地机器人在外观设计上趋于简洁,没有太多复杂的按钮设置,通过不同工艺的灵活运用,提升整体视觉层次。

不过外观设计的好坏因人而异,这里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我们关注的是细节设计,比如尘盒清理起来是否方便,水箱拆卸或安装是否方便等。

1、车身高度 车身高度影响扫地机器人能否进入床底、电视柜底部等区域。

这五台扫地机器人的高度都在10厘米左右。

根据实测结果,排名从低到高依次为普桑尼克 LDS M6、石头扫地机器人 S50、Neato D3s、科沃斯 DN33、S5。

其中,S5的电商页面虽然显示最大高度为10cm,但测量结果在10.8cm左右,与实际高度相差较大。

2、激光头细节突出的激光头粘在家具上后很容易损坏或出现故障。

从激光头保护壳的设计来看,Neato D3s 相比石头扫地机器人 S50、S5、浦桑尼克 LDS M6 的设计显得比较坚固。

差不多一样。

相比之下,科沃斯DN33的激光头保护壳略有晃动,感觉不是很坚固。

3.如何取出集尘盒。

五台扫地机器人均采用从顶部取出尘盒的方式。

其中浦桑尼克LDS M6需要拆下整个上盖才能取出尘盒,稍显不便。

不过,上盖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安装拆卸并不麻烦。

另外,尘盒的固定方式也不同。

石头扫地机器人S50、S5可以通过按压打开。

Pusanik LDS M6 和 Ecovacs DN33 通过旋转集尘盒手柄进行固定。

安装或拆卸的便捷性与石头扫地机器人相同。

相比之下,稍显逊色。

Neato D3s 取出尘盒时无需打开顶盖,使用起来最为方便。

4、尘盒容量 尘盒容量还有很大差距。

从大到小分别是 Neato D3s (mL)、Pusanik LDS M6 (mL)、S5 (mL)、Stone S50 (mL) 和 Ecovacs。

DN33(毫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容量比较小,一般也能满足单次清洗的需要。

大容量尘盒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尘盒倾倒的次数。

5、集尘盒清理困难。

虽然取出尘盒比较简单,但在清理尘盒内的垃圾时,尘盒从易到难打开分别是Neato D3s、Roborock S50、Ecovacs DN33、Pusang。

Nickelodeon LDS M6 和 S5。

S5的尘盒虽然容量大,但是打开起来有点麻烦,需要费点力气才能打开。

体验并不理想。

6.边刷设计。

五款扫地机器人中,Neato D3s没有配备边刷;石头扫地机器人S50、S5、浦桑尼克LDS M6均采用单边刷设计。

仅科沃斯 DN33 提供两个边刷。

那么一侧刷好还是两侧好呢?事实上,每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单面刷可以减少垃圾被吹走的数量,遇到缠绕时更容易摆脱困境;而双面刷设计在实际清洁过程中难免会把垃圾吹走,遇到缠绕更难脱困。

大。

7、滚刷设计 Neato D3s采用了独特的D型设计,滚刷长度达到27.6厘米,可以一次清洁更多的垃圾。

另外四款石头扫地机器人S50和S5均采用浮动滚刷设计。

这种滚刷可以根据地面情况上下浮动,从而更贴合地面,在清除凹槽和缝隙中的灰尘时更有优势;科沃斯 DN33 和浦桑尼克 LDS M6 均采用固定滚刷设计。

8、水箱设计及安装方法 五款扫地机器人中,石头扫地机器人S50、S5和科沃斯DN33提供了拖地功能。

一般来说,它们都采用较为方便的抽屉式安装方式。

其中,科沃斯DN33的水箱与机身一体成型,容量相对较大。

拖把挂件拆卸后,可直接安装在上面,使用时无需翻转机器;石头扫地机器人S50安装合浦LDS M6水箱时,只需对准位置并向内推即可,非常方便、人性化。

9.充电底座设计。

从充电底座来看,S5和Neato D3s的底座都比较大,放在地上有点别扭。

另外,为了让多余的线缆看起来不那么凌乱,S5、科沃斯 DN33 和 Neato D3s 都采用了隐藏式理线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值得点赞。

10、消耗配件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边刷、HEPA过滤器、拖把等配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

这些机器中,只有科沃斯DN33配备了全套附加耗材,包括边刷、HEPA过滤器、拖把和地板清洁液,降低了后期使用和维护的成本。

此外,石头扫地机器人S50、S5的HEPA滤网支持水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更换耗材的成本。

总结:随着扫地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它们已经逐渐从无用家电的名单中消失了。

虽然外观设计大致相同,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不同的扫地机器人在细节设计上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导致使用体验参差不齐。

并不是全部,所以大家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它的细节设计。

2.路径规划测试章节测试环境描述:我们在15平米的测试场地模拟日常家居场景。

除了沙发、茶几、厚地毯、吧椅等常见障碍物外,我们还在两把椅子之间穿过了一根电源插板。

在电源线上设置障碍物,不仅考验其抗缠绕能力,更考验扫地机器人在相对复杂的地面环境下的路径规划能力。

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这五款规划的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耗时也不同。

从下面的清洁路径草图,可以看出他们的路径规划能力水平。

(沙发底部区域与实际略有出入)石头扫地机器人S50将房间分为两个区域。

它首先清洁沙发和咖啡桌区域,先清洁四个侧面,然后清洁中间。

完成清洁工作后,进入相对复杂的吧椅区域和地面上的电线缠绕。

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只是进行了轻微的反复清洁。

最终用时为16分58秒,是这些机器中用时最短的。

浦桑尼克LDS M6一般将整个房间划分为三个区域,导致清扫路径图看起来有些“杂乱”,但不仅没有明显遗漏区域,连吧椅组成的障碍区域也没有出现任何延迟。

长期以来,它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缠绕能力,最终仅用了17分22秒就完成了整个清洁任务。

由于机身较宽,加上滚刷的原因,Neato D3s 的清扫路径图看起来有些稀疏,这与路径规划能力无关。

一般来说,它也将房间分为两个区域。

进入吧椅区域时,电线干扰较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逃脱(清理时间为21分26秒),但没有明显重复。

在清理或遗漏的区域整体表现也不错。

S5的路径规划思路与石头扫地机器人S50类似。

首先,清洁沙发和茶几区域。

整体表现非常好。

然后进入吧椅区域的时候,就有点混乱了,主要是地面电线的干扰,也耽误了很多。

时间长了,沙发附近的黑色吧椅还有一小块区域没有清理干净。

最终时间为21分22秒。

科沃斯 DN33 的清洁逻辑有点难以捉摸。

开始清扫后,它绕着房间转了几圈,大致是按照从吧椅到电视柜的顺序清扫的。

然而,起步并不顺利。

吧椅区域有电线。

它被激光头缠住,彻底被困,不得不前去救援。

同时,由于电线的干扰,重复清洗现象严重。

最终,用了24分20秒完成了清理工作,是其中最长的一次。

总结:虽然都采用了激光导航技术,但这五款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能力并不一致。

在障碍物的干扰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扫、重复清扫,甚至被电线困住无法自拔的现象。

可以看出,虽然都采用了激光导航技术,但是不同的规划算法会对最终的清洁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扫地机器人的实际使用场景比上述测试环境复杂得多,尤其是多房间环境,这将对路径规划算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3、清洁能力测试 测试说明:在上述路径规划测试环境中,我们在地面上准备了瓜子(30)、黄豆(30)、纸张(6张)、面粉来模拟垃圾。

测试他们的实际清洁能力。

其中,撒在地毯上的瓜子测试吸力,因为地毯有长绒毛。

另外,电视柜旁边的面粉主要考验其边缘清洁能力。

沙发腿上的面粉是为了测试清洁效果。

详细程度。

测试过程中,五台机器均处于最大吸力模式。

完成清洁后,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实际清洁效果。

从大豆、纸张、瓜子的清洗结果来看,Neato D3s的清洗能力最好。

虽然剩下的纸片多了,但瓜子、黄豆都彻底干净了;虽然科沃斯DN33也能彻底清洁瓜子,但有两颗瓜子并没有进入尘盒,而是留在了滚刷中。

从这一点来看,石头扫地机器人S50的性能基本一致; Pusanik LDS M6和S5的剩余垃圾略多。

从延边清洁测试的结果来看,Ecovos DN33和S5都可以清洁地板上的面粉。

虽然Pusanik LDS M6的边刷已经扫掉了里面的大部分面粉,但并没有清除全部。

随身携带防尘盒;石头扫地机器人S50的边刷没有接触到电视柜内部的面粉,地板上残留的面粉较多;对于不带边刷的Neato D3来说,在这个比较中没有优势。

虽然从上面的路径规划测试环节可以看出,五台扫地机器人都是通过“绕桩”方式清洁沙发腿的,Neato也绕了两圈,但并没有清洁到腿部。

或许是因为双面刷的功能,Ecovos DN33清洁得更彻底,其次是Pusanik LDS M6。

不幸的是,它并没有吸收所有的面粉; Stone S50漏掉了一小块,S5留下的更多,但没有边刷Neato D3s基本上没有清理这个区域,表现最差。

总结:从以上测试结果来看,清洁能力的高低与其吸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例如,相同的最大吸力Pa,石头扫地机器人S50和S5的清洁能力就相差很大;另外,可以看到,即使均采用单边刷设计,石头扫地机器人S50、S5和浦桑尼克LDS M6在棱角清洁效果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上面的路径规划草图可以看出,五台扫地机器人在清洁边缘和角落的时候都比较仔细,但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

Stone S50、S5 和 Neato D3 都有需要清洁的死角。

虽然石头扫地机器人S50、浦桑尼克LDS M6和科沃斯DN33的拖地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目前来看,其实用性仍然不够,尤其是在大户型公寓中。

中途需要加水或者清洁拖把,而拖把的存在也会影响机器的脱困能力,所以我们这里就不进行对比测试了。

4、APP功能虽然没有APP功能,但是可以通过机身上的物理按键来开启或关闭。

不过,对于规划扫地机器人来说,不仅可以通过APP看到清扫地图,还可以根据地图进行区域清扫。

、设置限制区域等操作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属性了。

具体来说,五款扫地机器人的APP功能都比较强大。

除了地图可视化功能外,软件虚拟墙、点对点扫描、区域清理、断点续传扫描等都比较常见,没有明显差距。

石头和科沃斯的APP功能比较相似;虽然浦桑尼克LDS M6绘制的地图不是很准确,但是它也有分区和清扫的功能,想扫描哪里就扫描哪里; Neato D3s的APP界面非常简洁,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禁止越线功能。

根据清扫后绘制的清扫地图,扫地机器人可以避免进入浴室、厨房等区域。

缺点是可能会偶尔断线。

从实用角度来看,虚拟墙和预约约会的使用频率更高。

除浦桑尼克LDS M6外,其他四款机型均支持虚拟墙设置,但不排除未来通过固件升级添加该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依靠软件禁区和虚拟墙来隔离危险区域”。

另外,扫地机器人一般是在多个房间使用,分区清扫功能也比较实用,可以让扫地机器人进入特定的房间进行工作。

5、总结与点评:扫地机器人是非常注重体验的产品。

虽然导航技术的出现让扫地机器人真正智能化,规划中的扫地机器人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不同机型的智能化程度并不一致。

能力上也有差异,通过上面的对比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规划的扫地机器人之间的具体差异,我们放弃了噪音、充电、越障、防摔等较为常规的测试,以突出重点积分,希望对大家购买时有所帮助。

在使用产品时提供更直接的帮助。

石头扫地机器人S50的表现非常稳定,尤其是在路径规划测试环节,它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清扫任务;清扫能力处于中上水平,霸吸力处理普通垃圾不费吹灰之力,但延边清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产品的功能设计来看,石头扫地机器人S50非常注重细节设计,比如提供防水垫,防止水箱渗入地板,边刷、滚刷等部位也做了独特的防毛发处理。

免于缠绕,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总体来说,石头扫地机器人S50是一款值得推荐的机型。

如果没有障碍物,S5的路径规划表现应该会很出色。

现实情况是,地面上的电线确实对它构成了威胁,反复清理更为严重。

另外,S5的清洁能力一般,没有表现出Pa吸力应有的强度。

延边清扫效果虽好,但清扫“堆周围”时不够细致,清扫能力不理想。

不过对于S5来说,千元出头的价格确实很便宜,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入门选择。

浦桑尼克LDS M6的路径规划能力处于中上水平,特别是在障碍物干扰下没有出现严重的重复或漏扫情况;清洁能力不错,边角清洁更细致。

三款单机型中边刷机型表现最好,但扫完垃圾后并没有完全吸出来,没有完全达到标称的Pa吸力水平。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实力比较均衡的产品。

Neato D3s 的路径规划能力处于较高水平,但受地面障碍物的影响也较大。

即使没有标注具体的吸力功率,也能把地面的垃圾清理得很干净,尤其是超长的滚刷。

它的一次性清洁能力非常好,但独特的D形机身和无边刷设计让它在清洁角落时败下阵来。

虽然它是这些机型中最贵的,但与售价百元左右的家族旗舰D7相比,其性价比优势也非常明显。

由于电源线卡在激光头中,科沃斯 DN33 被困。

这与激光头保护壳的设计有关系。

同时,障碍物的存在极大地干扰了它的路径规划。

重复清扫比较严重,但扔掉驶过障碍区域时,其路径规划能力也值得肯定。

从实际清洁能力来看,虽然标称吸力只有Pa,但整体表现却是这几款机型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