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华米智能运动手表能否复制小米手环的成功?

时间:2024-05-22 13:48:26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热浪降温一年多后,8月30日,小米手环的缔造者——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推出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华米Amazfit运动手表,售价售价1万元,8月31日上午10点开售。

唯一遗憾的可能是它不叫“小米手表”。

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汪首先谈到了“18个月潜心研发新产品的过程”,并回忆起2008年做智能设备Z Watch的一些往事,这也是他继续做智能设备的原因。

手表。

情怀也是华米手表诞生的原因。

华米手表的几个特点包括: 1、表盘常亮。

这是这款产品最突出的亮点之一(第二就是续航,这个会在下面讨论)。

事实上,Moto运动款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 2.电池寿命长。

正常使用(每天跑步半小时、接收推送消息)可达5天续航,纯手表模式(看时间、记录步数)可达11.6天,GPS连跑模式(开启GPS和心率)全过程速率监控)可达5天。

35小时; 3.运动心率监测功能,内置GPS模块,可在运动过程中实时记录心率、轨迹、里程、海拔、踏频、配速等运动数据。

黄旺表示,华米手表研发团队对这款手表非常感兴趣。

产品已累计道路测试38000公里; 4.其他功能包括来电提醒(但不支持接听)、天气查询、通过蓝牙耳机听音乐、消息推送、支付宝快捷支付等。

防尘防水等级为IP67,仅日常使用防水,可用于淋浴,但不可用于游泳。

  和Moto一样,屏幕底部的黑边框也存在。

华米手表采用了类似Moto的圆形表盘。

整个表身非常厚实。

表壳采用陶瓷工艺打造,非常圆润。

它具有与 Moto 相同的优雅剪裁。

工艺与棱角设计是对立的。

我比较喜欢Moto标准版的设计,但是女同事都觉得华米手表好看。

华米手表的橡胶表带有两种颜色,经典的红黑组合。

黑色的表带看起来很无趣,红色的表带也不俗气。

这款表带的材质非常柔软,排汗凹槽设计即使在剧烈运动时也能保证手腕贴合清爽,而且不会像Moto运动版的橡胶表带那样沾上污垢。

为什么推出华米手表?万元的售价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小米手环的性价比路线。

很多媒体同事表示它的价格太低,但孙昌旭告诉我,“价格还是有点高”,因为它不是小米品牌的智能手表。

“大家都想知道,如果用小米这个品牌的话,销量是不是会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上,我们在和小米生态链讨论的时候,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以及小米生态链的人“对于其他生态链的负责人来说,我们认为这款手表用华米自有品牌可能更合适。

”黄汪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会和小米生态链的同学一起讨论我们的手表会发生什么。

”小米手表。

”这无疑暴露了小米手表的存在。

然后我问黄汪,这是否意味着华米也将与小米联合推出“小米手表”。

黄旺故意没有过多谈论这个问题,只是表示目前还没有发布。

到这个阶段。

无论是Moto、三星Gear S系列还是Apple Watch,它们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黄汪在发布会上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所以当我问他华米手表用什么操作系统时,他说不是方便透露,但我唯一能说的是所有Android应用程序都可以下载。

不过,Huami Watch的操作系统可能并非基于Android Wear。

8月30日晚,黄汪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我做了一款运动手表,它带有‘智能’。

两年前,我和谷歌Android Wear团队聊过几次,问过他几次。

” ,但是他们听不懂,所以我就让他等我做出来给你看一下,我说完之后,唯一一个抓住重点的就是我了,毕竟他是纯粹做互联网的!软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华米为什么要推出华米手表?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华米有意独立上市,还是华米与小米的缘分不牢,华米不愿意生活在华米的阴影之下。

小米?事实上,去年9月,黄汪在3W咖啡接受虎嗅等近10家媒体采访时澄清:“我们和小米战略投资者的关系是双赢的。

”小米旗下的另一家生态链企业——生产小米插排的公司青米在8月10日在新三板挂牌,也基本表达了小米与生态的关系。

连锁公司:合作打造爆款产品(后小米或米家品牌),同时生态链公司有自己较强的独立性,包括上市、融资、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不过,黄汪追求华米独立上市的野心显而易见。

30日接受采访时,他给出了大概的上市时间表:3-5年。

听起来有点熟?雷军也是这样评价小米的上市时间表的。

谈及可穿戴设备变冷的情况下,华米为什么选择推出智能手表,而不是VR、AR等热门设备,黄汪向虎嗅解释道:“去年、今年,创业公司还在。

我们觉得有机会,资本市场也觉得有机会,我们就投资这些小公司。

然而,VR市场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因为HTC、三星、索尼、Facebook都迅速进入,而且它的发展速度比我们传统的智能手机还要快。

可穿戴设备发展得更快。

因此,如果你看到VR非常流行,它可能很快就会变得不那么流行。

行业就是这样,但当初创公司进来并被冲走时,赢家就是赢家。

“此外,这与华米对自己的做法不同。

关于定位,黄汪在去年接受采访时强调,华米本质上是一家人体数据公司,这次他再次强调。

他说:“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获取人体数据,如何服务人们的健康和运动。

并不是说我们都对穿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感兴趣,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的界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关于人体的深入数据。

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都只是一个载体,这就是我们产品的逻辑和内在动力。

”黄旺补充道。

他显然对当前的VR热潮并不乐观。

基本上,创业者的机会很少。

相反,雷军多次表现出对VR的兴趣。

小米近期在其官网推出了一款VR眼镜盒。

华米推出的任何新产品无疑都会与小米手环进行比较,因为小米手环是如此成功。

无论是去年推出的Amazfit月霜手环,还是刚刚发布的华米Amazfit运动手表,都生活在小米手环的阴影之下。

根据IDC 5月份发布的Q1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统计数据,小米手环以数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二,仅次于Fitbit,领先于Apple Watch。

此外,小米手环销量已连续破万台。

本季度排名前三。

综合来看,小米手环的成功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小米当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手环背书,使其能够快速达到用户认知。

如果去掉“小米”两个字,很难想象它能凭借一己之力跻身前三,与Fitbit(多款产品)和Apple Watch并驾齐驱。

后来华米去年9月16日推出的Amazfit手环就几乎看不到了。

出货量小于此;其次,第一代小米手环79元(后降为69元)的“屠价”掀起血雨腥风,迅速建立了当时轻松过1元、多元化的智能手环市场。

丝毫不同意。

价格优势,大大降低了用户尝鲜的成本;第三,优于竞品的体验为其带来了声誉。

这种体验并不是廉价的腕带设计和容易脱落的“米粒”追踪器带来的,而是它能够准确记录睡眠时间、60天的超长电池续航时间以及相对准确的计步功能。

当时的一大奇观就是,在各种发布会和线下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高管戴着小米手环。

第四是政府的推动。

当年7月,小米手环发布,恰逢当年政府大力推动全民健身。

黄旺自己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国企,他们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在督促你去健身步行。

而给大家的东西就是越来越重要。

”不是一桶油,也不是劳保用品,(而是)送小米手环。

这是对我们最直接的支持,我们的产品非常符合国家全民健康运动的趋势。

“我还记得。

特别有趣的是,到了年底,各种活动或者公司年会上,几十上百个三等奖或者安慰奖都以小米手环的形式颁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销量。

在街上有时会看到叔叔阿姨戴着小米手环,这也是当年的场景。

那么,没有小米代言的华米手表能否复制小米手环在可穿戴和智能手表领域的成功呢?除了没有得到小米品牌背书这个最大的制约因素之外,原因还有:1、99元的价格虽然不贵,但它的很多功能都可以在99元的小米手环2上实现,比如通知提醒、心率监测、里程、步数等,毕竟99元购买产品的试错成本远低于99元,这无疑将很多用户排除在外; 2、这款手表最大的败笔在于它只有一种尺寸,巨大的表盘让女性用户望而却步,尤其是瘦小的女性用户; 3、定位为“运动手表”本身就有局限性。

无论是Apple Watch还是Moto等Android Wear手表,都会提供运动版和时尚版供用户选择。

; 4、目前“Amazfit手表”APP仅支持安卓手机。

官网称iOS版本正在开发中,未知何时上线。

经过层层筛选,华米手表的销量肯定不会像小米手环那么成功。

更重要的是,据IDC统计,今年一季度,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为1万台,仅占可穿戴设备万台的16.2%。

如果按照这个计算,华米手表的季度出货量如果能达到小米手环的10%,就可以算成功了。

另外,还可以在京东查看智能手表的价格。

Moto 2 元起价、华为 Watch 元起价、三星 Gear S2 元起价……与这些智能手表相比,华米手表元起价非常有竞争力。

但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价格优势并不那么明显。

比如TicWatch 2运动款只要1,时尚款只要1,出门问问似乎有着更强大的谷歌血统。

采访最后,我问黄汪是否有信心华米手表年底进入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前五。

黄旺回答:“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