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周杰伦在台北演唱会上与邓丽君对唱的场景,当时震惊了很多人。
周杰伦和邓丽君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却因为科技而站在了同一个舞台。
借助3D投影技术,一代歌手栩栩如生,让现场所有朋友都惊叹不已。
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成果。
近段时间,虚拟现实技术的话题持续升温。
自今年E3游戏展落下帷幕以来,业界掀起了一股虚拟现实潮流。
Faceboo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公开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因为我认为它将成为手机出现之后下一个重要的计算和通信平台。
未来,我们的口袋里可能仍然有手机,但虚拟显示技术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帮助,使我们能够以全新的、完全沉浸式的方式与亲人分享体验,而这在今天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随着Oculus、三星、索尼等国外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眼镜,乐视、腾讯、小米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计划。
在近日举行的MIIC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暴风魔镜CEO冯辛大胆预测,未来两年VR行业将出现重要拐点,从国内外虚拟现实的普及程度和投资规模来看,这个领域将出现百亿级公司的可能性。
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行业“亮点” 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虚拟现实作为智能硬件的细分领域,也面临着技术标准缺失、内容匮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我国的虚拟现实产业刚刚起步。
事实上,虚拟现实并不是一项新兴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虚拟现实概念的理论就初步形成并开始逐步发展。
进入申请阶段。
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大规模普及,更多的产品是在试用的基础上呈现的。
直到今年3月,美国虚拟现实公司Oculus开始商业化,多家智能终端公司推出相关产品,虚拟现实才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中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暴风视频的暴风魔镜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而国内的虚拟现实大多还处于3D成像阶段。
”艾瑞咨询智能硬件分析师王亚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演唱会期间通过3D投影还原了邓丽君的形象。
这项技术是虚拟现实的早期阶段。
王亚谦表示,目前看来,国外虚拟现实整个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能看到的比较清晰的产业链是,以GoPro极限运动相机作为上游(产业链)拍摄内容,然后通过自己的球形处理视频软件进行处理,下游(产业链)是通过Google的Cardboard Class设备再次出现的。
总体而言,在虚拟现实设备方面,国外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而国内产业链仍处于早期阶段。
对于目前国内外在虚拟现实方面存在的差距,王亚谦认为这是正常情况。
“美国本身正在引领新技术浪潮,在技术上仍然具有优势。
不过,最近A股上市公司联合互动也收购了硅谷的一家制造商。
”他告诉记者。
据了解,Liaison Interactive近日与美国公司Avegant合作,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
此次发布的Glyph改变了传统虚拟现实设备“重功能”、“轻体验”的缺点。
它将视网膜技术与时尚的外观设计相结合,全面优化虚拟现实技术的用户体验。
同日,深圳虚拟现实科技推出亚洲首款沉浸式虚拟现实头盔3Glasses以及包括VR UI、体感环、手套在内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
“虽然目前我国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但包括Glyph、暴风魔镜等产品的陆续推出,表明国内厂商正在逐步加快虚拟现实设备的发展并形成规模。
”一位从事虚拟现实设备研发的业内人士告诉笔者。
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当前创新创业热潮,加上虚拟现实市场的良好预期,国内发展速度将快于国外。
而且,国内市场也是行业发展的潜在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就有90多家虚拟现实硬件初创公司。
热潮中隐忧 事实上,内容短板已经成为制约VR硬件增长的主要障碍。
包括Oculus、暴风魔镜、蚂蚁视觉在内的众多国内外虚拟现实硬件厂商都被VR内容所困。
量级突破。
对此,业内厂商普遍认为,内容研发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产业链形成的重要环节。
与各类VR眼镜产品频频推出的硬件领域发展相比,虚拟现实的内容研发还存在较大差距。
曾为暴风提供VR解决方案的启信易维COO彭帆曾表示,由于缺乏内容生态,用户购买VR设备大多是玩几个内置小游戏,看几个内置视频,并谈论它。
用户粘性不高。
“虚拟现实设备是一个产业链,VR相关内容必然存在多元化。
只有通过虚拟现实上游内容视频的大量生产和加工,整个行业才能爆发。
”王亚谦告诉记者。
对此,业内专家也指出,未来真正推动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是内容。
如果想看到虚拟现实平台的出现,还有一个办法。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各大厂商都在积极发力内容,在6月30日的发布会上,3Glasses推出了8款独家VR游戏内容,可以说在内容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据悉,除了游戏之外,3Glasses还与其他多个领域的内容提供商展开深度合作,目前除了与五洲传播中心在旅游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外。
从很多虚拟现实头盔的体验来看,旅游景点专属的VR内容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过程中产生的呕吐和头晕现象仍然存在。
这个问题在游戏体验上也存在,强烈的眩晕感会导致使用时间缩短。
明显缩短。
而且,虚拟现实仍然存在硬件限制。
例如,国外公司开发的一款名为“PaulMccartney”的应用程序包含3分钟的现场音乐会体验。
使用专门用于捕捉虚拟现实场景的球形相机拍摄后,P格式占用的空间超过M,只有中高端智能手机才能流畅播放。
这对带宽和手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其他互联网设备的发展一样。
一如既往,虚拟现实行业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
尽管谷歌打算在虚拟现实领域重新打造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但发布日期是否会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标准和接口保持一致仍是未知数。
对于内容开发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但对此,王亚谦持有相对乐观的看法:“这个领域还处于创业阶段,企业参差不齐也很正常。
经过市场竞争后,会形成稳定的局面。
”他举例说,指出,参考美国目前的情况,目前的行业规则也是由几大互联网巨头推动的,包括谷歌、Facebook、微软等,它们都有比较有代表性的虚拟现实产品,将在各自的原创下推出。
生态系统。
包括苹果在内的VR产品未来也可能会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
有消息称,苹果正在布局虚拟现实产品;上述公司部分产品已在渠道推出。
该产品也将推出。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2020年将是虚拟现实设备大规模普及元年。
同时,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无需过多担心虚拟现实内容研发的后续,因为它可以应用于广泛的领域。
虚拟现实不仅仅适用于游戏,它还可以在娱乐、医疗、工业、航天、国防、教育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消息显示,已经有很多虚拟现实团队选择从教育、医疗、军事等领域进入。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例如,微软借助HoloLens成功将虚拟现实技术移植到航空领域,并获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关注。
据了解,双方共同开发的“Sidekick”项目旨在通过HoloLens为宇航员提供虚拟助手,缩短训练时间,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未来将面临大规模普及。
考虑到未来的市场潜力,目前不少国际国内企业都在布局虚拟现实产业,尽快占领市场。
据市场研究机构BusinessInsider-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其最新的虚拟现实市场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20年至2020年,虚拟现实头盔的销量每年将呈现99%的复合年增长率。
到2020年,虚拟现实头盔市场容量将达到28亿美元,远高于2018年的1万美元。
对于国内行业未来发展规模,王亚谦以智能手机为例分析了虚拟现实的前景设备向记者表示:“就像智能手机一样,五年前,国产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现在国内市场的主要部分仍然被苹果等大公司占据,也有小米等优秀的国产厂商。
因为虚拟现实考虑到发展差距,我认为2020年美国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将在中国市场占据较大地位,也可能会出现一个或一个。
两家中国厂商。
”他指出,就普及而言,未来五年虚拟现实设备将比智能手机需要更长的时间。
2010年会有大规模普及。
“我认为早期在游戏领域会爆发,游戏的玩家很多,早期的一些体感游戏最容易实现向虚拟的过渡。
”现实参照其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往往在这个阶段最先找到突破口的,就是视频行业和电商购物等,其中的模式都在尝试。
这个行业要全面普及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王亚谦补充道。
另外,在技术差距和产业链形成方面,他分析说,国外很多制造终端都需要国内厂商来维护,所以很多技术会很快从国外转移到国内。
因此,产业链形成的时间窗口与产业普及的时间相似。
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虚拟现实先驱Oculus的创始人帕尔马也满怀希望地表示:“就像手机行业一样,现在任何一台几百元的智能手机都可以拥有十年一样的功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速度绝对可以与智能手机相媲美,想象一下四五年后虚拟现实在体验、使用和成本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互联网行业一开始也是类似的情况,目前,包括行业内的国外巨头,都还在探索其中的硬件和成本限制,随着研发水平的提高,会逐渐被打破。
无论如何,虚拟现实的发展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突破。
技术浪潮。
”一位智能硬件行业资深人士向笔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