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小米发布半年度财报,交出第一张答卷在香港上市。
数据显示,小米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亿元,同比增长75.4%。
亿欧智库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和公开数据,详细分析了今年以来小米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营收结构等变化情况。
收入。
5亿元,增速较下半年有所放缓。
从上图来看,上半年,小米的营收达到。
5亿元,同比增长75.4%;调整后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62.2%。
总体来看,小米2017年的发展比较平淡,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
但从最近半年来看,三年半增速明显。
2019年第二季度,小米营收达到. 4亿元,同比增长68.3%,环比增长31.5%。
毛利率下降近5个百分点,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去年的4/5。
从上半年年报数据来看,毛利润小幅波动。
小米在上半年财报中提出,将通过降低毛利率来争取重点产品的市场份额,奠定长期价值基础。
此外,亿欧智库发现,小米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同比增长50%。
尤其是今年出现了大幅增长,今年二季度同期增速达到92.8%。
上半年研发投入接近全年的4/5。
其财报显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来自互联网服务的开发和新的研究项目;销售及推广费用方面,小米今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为20.75亿元,同比增长81.5%。
智能手机仍占业务的大部分,物联网和消费产品增长显着。
逐年来看,智能手机仍然占据小米营业收入的大部分(如上图所示),今年上半年其份额略有下降。
智能手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相应的,物联网和消费产品的比重则逐年上升。
上半年,物联网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超过1/4。
据亿欧智库了解,小米IoT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为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今年第二季度增速达到了1.5%。
2%。
此外,财报还显示,小米智能电视已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其VR一体机、小米手环3也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流动比率逐年下降,偿债能力不断减弱。
上图列出了小米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
小米在招股书中强调,由于业务持续扩张和技术投入加大,预计未来营销成本和支出将会增加。
。
近年来,小米的流动性从1.5下降,年度流动比率下降至1.2。
如果流动比率过低,小米可能会面临偿债能力不足的困境。
总体来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可以给小米一些掌声。
IoT和消费产品在主营业务中占比的提升,使小米成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又近了一步,但从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还有一段距离。
相比百度、腾讯的互联网业务,小米的生态链还比较薄弱。
亿欧智库未来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作者:亿欧智库分析师贾萌、分析师郭沫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