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打脸预测!三年后中国VR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时间:2024-05-22 12:21:34 科技赋能

Evans 在本文中分享了他对复杂的 VR 行业格局的看法,分析并回答了几个关键问题。

我觉得这个分析框架非常好。

让我们尝试缩小一下范围。

三年后中国市场的VR产业创意迷宫会是什么样子?   Evans认为VR行业的几个核心问题是:1.硬件是什么样的? VR 耳机最终会采用什么外形尺寸?多少钱?出货量的顺序是怎样的? 2. 软件和内容是什么样的?除了目前常见的电影、电视、游戏之外,VR还能改变哪些领域?到什么程度? 3、VR与AR的融合问题。

考虑到时间节点比较远,这里不讨论三大类之间的相互影响。

硬件的形式和价格会影响内容的形式和质量。

由于前两者的综合影响,用户接受度也会发生变化。

用户输入的数量和水平反过来会影响硬件和内容的方向。

整个系统有很多很强的联动性。

瞄准三年后中国VR市场:硬件会是什么样?预计不会出现新的硬件形态,主流形态依然是三种,分别是1.手机盒子(以Gear VR为代表,国内很多厂商都在跟进)2.独立设备(很多国产一体机)一台机器,Google 和 Oculus 我们也在探索这个方向) 3. 拥有自己的屏幕和外部计算设备的化身(以三大耳机为代表)。

三年之内,国内有实力的手机厂商也会效仿,走三星的路。

届时旗舰机,搭配自家优化的系统,可以在移动端给用户带来合格的体验(如果目前的档次VR算合格的话),大概率会弥补交互方式的缺失。

再加上低廉的价格和现有的手机出货量,合格的手机盒子很可能拥有数千万用户。

独立设备是一个有趣的方向,也是目前行业内的一个分裂方向。

反对派认为,一体机是一种畸形设备,不好也不坏,市场根本不成立。

支持者认为VR需要新的设备和系统,一体机可以支持这个新的生态系统。

如果成立,三年后一体机可能会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开辟新的产业链;否则,就会彻底边缘化,三年内可能就没有一体机了。

自带屏幕的头戴式显示器目前定位是三者中体验最好、价格最高的,一套高端PC设备售价接近15000。

这样的定位应该会在三年内继续保持,但国内生产此类耳机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个相当尴尬的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游戏市场在付费主机和PC游戏方面一直不发达。

以高端游戏为主要切入点的头显在国内可能很难生产,只能在B端游戏(大型体验馆或网吧)或其他行业(如房地产、科研等)销售.) 寻找出路。

综合来看,三年后国内VR市场将明显好于现在,设备的体验和价格也会明显优化。

但合格设备数量可能不会超过2000万台,而且相当一部分可能在B端。

软件和内容是什么样的?电影、电视和游戏是目前发展最快的。

随着拍摄设备逐渐完善,VR视频内容将逐渐丰富,再加上目前直播的趋势,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但专业内容的成熟度仍需探索,影视行业的朋友们需要寻找新的语言。

我对此知之甚少,所以我不会撒谎。

国内VR游戏市场或许并不太乐观。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由于主机游戏时代缺乏教育,玩家不愿意付费。

三年内,主要市场应该在移动端。

目前还不清楚移动端适合什么样的VR游戏,但应该有机会。

另一方面是线下体验。

线下体验店在中国可能有很好的市场,并且支持一些类似于主机游戏的VR内容。

如果发展顺利,国内一半以上的VR用户可能会从线下B端商家获得VR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