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的概念从功能手机时代到现在已经被炒了近十年,但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科技巨头微软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SPOT智能手表,但市场并没有因为它是巨头而给它任何好看的外观。
推出四年后,它黯然进入科技史博物馆。
如今,软硬件技术已经提升了几个数量级,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到了瓶颈期,所以智能手表的概念又开始流行起来。
智能手表作为第二屏产品,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各家科技巨头竞相推广概念的背后,其本质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让我们来看看吧。
带着实物的新鲜感,我们来探究一下智能手表的真假。
回归本质,需求战胜智能手表。
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智能这个词,于是顺着线索,直接找到了智能手表的参考对象。
结果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智能手表完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智能手机。
这显然是狭隘的。
智能手表现有的形象也加深了大家的刻板印象。
那么智能手表是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回归手表的本质呢?从功能上来说,传统手表是一种便携式计时工具,具有计时、计时、装饰等功能。
如今的智能手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芯片模块,为天气、健康、监测和管理提供更多高科技功能,以方便和改善人类生活。
从人文角度看,手表具有品位、时尚的标志,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以及一个人的身体仪态。
就像发带和耳环一样,佩戴它们会改变您走路时所做的一切。
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穿着方式对个人肢体语言的影响明显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手机的功能早已取代了手表,但手表仍然拥有大量的追随者。
在操作体验上,手表拥有独特的转轴操作和流线型按钮操作两种模式。
虽然它在便利性上没有优势,但优雅复古的操作体验却是很多爱表人士喜欢它的原因。
同样,智能手机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技术丰富和灵敏的触摸体验。
总的来说,手表的装饰意义大于其功能意义,人性化操作大于方便感。
品味和审美是他的灵魂。
这是传统手表市场最大的用户需求。
智能手表想要在传统手表市场占据优势,固守智能手机的平台意识并不可取。
审美突破,操作锦上添花。
目前,智能手表尚未形成刚性需求,随着众多大牌厂商齐聚播种实验田,科技爱好者和极客的好奇心带来的市场不会持续太久。
可见,智能手表在发展初期肯定会借力传统手表市场。
传统手表实际上是反映佩戴者审美情趣的艺术装饰品。
智能手表要想尽快打开市场,不仅仅是像智能手机那样堆砌硬件、塞进更多功能,而是在外观和操作上独树一帜。
机械手表的工业感、电子表的电子感、智能手表,猎云网强烈希望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科技感和未来感。
另一方面,如今的智能手表要么在外观上极力模仿传统手表,要么就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匆忙添加更多智能手机功能。
在控制方式上,更像是向智能手机学习——我希望能够去掉所有按钮。
我完全忘了这是一块智能手表!对于智能手表来说,由于手表佩戴的限制,控制屏幕注定很小。
如此小的屏幕,很难像智能手机一样使用触摸屏操作,操作受到限制且不方便。
触摸屏只能算是智能手表的一个特色功能。
依靠触摸屏的操作体验来与智能手机竞争是不明智的。
智能手表天生的小体积,让物理快捷键集中起来,让操作更加独特、便捷。
传统手表各种操作模式的物理按键也自然区分了智能手表的操控体验。
有人会提到,太多、复杂的物理按钮会增加智能手表的操作难度。
对于这个问题,智能手表的小屏幕本质上比智能手机更难操作。
需要智能手表的人应该不难学会这几个按键。
而在智能手表真正的第一代用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谈论几个物理快捷键的操作难度确实是多余的。
功能体验、价格决定智能手表的用途?推送消息?拨打电话?健康管理?都是可以用的。
因此,很多智能手表直接缩小了智能手机的体积,将功能完全复制,甚至搞噱头:我们的配置多齐全啊!但显然这些都很麻烦,而且只会增加更多的功耗。
许多硬件功能可以从智能手机检索数据。
智能手表天生的小屏幕特性,让智能手机上的很多功能显得过时。
现在基于智能手机系统的智能手表最重要的就是针对小屏幕的系统加减。
适应实用功能,剔除无用的东西。
用贴心、便捷的小功能来吸引用户。
但智能手表应该用什么样的实际应用功能,从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牙齿中抓住刚需,形成自己的用户习惯呢?在我刚刚评测的盛大GEAK智能手表中,我发现了这种智能手表应用操作体验。
几大亮点:消息提醒功能。
由于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新消息提醒非常灵敏,容易立即被感知。
对于对新闻提醒极其敏感的商务人士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粘性的市场。
音乐功能。
智能手表的音乐功能可能不如智能手机的操控那么花哨和舒适。
但智能手表的音乐体验却有不同的风味。
由此可以得出,当前的智能手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用户习惯,获得用户青睐。
首先,复制智能手机后院。
将智能手机的薄弱功能转移到相对更有优势的智能手表上。
例如:信息阅读功能。
由于智能手机的屏幕太大,不仅在阅读信息时耗电过快,而且握持起来也很不方便。
将这些功能转移到智能手表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智能手表的功能和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和改善智能手机的薄弱功能。
第二,提供差异化??体验。
例如:音乐功能。
智能手机的音乐功能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听音乐时携带手机的问题却让人头疼。
智能手表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听音乐时的操控体验与智能手机完全不同。
随着大量人饱受智能手机电池问题困扰并添加MP3播放器,智能手表在这方面的市场潜力不小。
三是功能独特、实用。
例如:健康监测与管理。
智能手表天然与人体紧密接触,可以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智能手机无法做到的精准监测。
拥有如此杀手级功能,“天生丽质无法阻挡你”。
而在价格方面。
由于目前的智能手表对功耗有严格的限制,其配置远低于智能手机。
在延续现有智能手机硬件的基础上,与目前山寨双核平板电脑将出货价格拉低至百元水平相比,智能手表实现低价是没有问题的。
一款能够帮助智能手机省电、具有良好装饰效果、并且具有实用的健康监测功能的产品。
价格如此之低,以至于它与它捆绑在一起。
大多数用户会拒绝它吗?不管怎样,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低廉的价格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
未来智能手表的应用扩展和平台化是众多国际巨头被智能手表吸引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取代和强化智能手机部分薄弱功能的智能手表来说,在应用拓展方面有哪些“机会”?智能手表的应用应注重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信息、轻输入。
智能手机的大屏幕特性使得智能手机在阅读信息时耗电严重,阅读即时消息更是麻烦。
智能手表的体积较小,导致输入相当困难。
用户也更倾向于使用语音请求有价值的信息并快速响应。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上所有操作价值不高的功能和应用都可以转移到智能手表上。
二是多屏交互和体感控制。
使用手机等电脑屏幕方便地控制智能手表是必备功能。
同样的智能手表终端、智能手机终端和电脑终端将拥有更多独特的操控体验模式。
利用智能手表作为运动控制设备来操作其他设备,是拓展智能手表体验乐趣的一个主要方向。
增加智能手表用户的粘性也是未来的必做方向。
例如:盛大GEAK智能手表的短信快速回复功能中的语音回复采用了多屏互动和请输入功能。
使用语音回复功能时,双方手机上均须安装您的短信。
这不仅提供了操作便利,还与您一起推广短信。
在未来智能手表的竞争中,由于对功耗的严格要求,硬件不会是他的重点。
因此,智能硬件将很可能进入争夺新颖体验和系统优化的行列。
用一句话来解释智能手表存在的意义:天下大势必分久,必分久。
智能手机太花哨,吃了太多食物,难以下咽。
现在终于要分离出一些功能了,那就是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未来确实令人兴奋,但谁能成功开拓这个市场,如何深度挖掘其价值,成为最后的赢家,目前还不清楚。
智能手表,这样一个听起来让人心疼又独特的产品。
并不是靠得到几个高大上的巨头的青睐就能赢得大众的支持、事业顺利的。
他还需要紧跟用户需求,用独特的体验赢得市场的青睐,以便未来能够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