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领域的上榜企业从年初开始。
2010年开始大幅增长,2010年达到顶峰。
这次我们重点关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
从多家企业的数据来看,记者按照目前公开的融资总额(含融资总额)对以下企业进行了排名。
融资总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4家,前五名融资额均超过6亿元。
整体融资金额不是特别大,但方向比较集中。
十年发展的巅峰已经过去了?自年初以来,长期以来,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领域上榜企业屈指可数。
从2010年开始大幅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顶峰,这个表现与我们之前回顾的四大智能行业有所不同。
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领域提前一年。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年后成立的公司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较少。
这或许也与整个智能行业的热点向其他方向转移有关。
资本集中医疗正兴从三个细分领域上榜公司数量分布来看,医疗领域公司数量最多,占比59%,可穿戴领域公司数量最少,占仅占 18%。
从各领域融资总额来看,整体分配比例相差不大。
可穿戴领域的融资总额几乎与健康领域持平。
医疗:保健:佩戴的比例约为6:2:2。
对于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表/手环来说,出现这样的表现可能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即智能行业热点的转移。
至于医疗领域,则是一个热门话题。
从产业角度来看,有一个内生逻辑,那就是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从最初与手机/平板等终端同质化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为目前注重健康管理、简单化的发展方向。
操作等登陆点。
随着2020年9月Apple Watch的发布,以及小米等国内大公司进入可穿戴市场,同质化方向留给初创公司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多了。
与此同时,资本也向可穿戴领域的少数龙头企业集中。
智能可穿戴设备需要新的机遇。
当我们关注资本的年度走势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行业的发展轨迹。
智慧医疗细分领域起步较早,今年以来处于较为热门的发展阶段。
到今年,融资总额突破9亿元,是整个智能穿戴/智能医疗领域的融资高峰。
相比2018年医疗领域的亮眼表现,2018年多点开花,可穿戴、健康、医疗领域融资总额接近6亿元,是整个发展趋势的第二个高峰行业。
与此同时,可穿戴和健康领域今年也出现了融资额最高的一年。
智能穿戴是最新兴起的,上榜企业从2015年开始就有融资数据统计。
后来的2017年,他们的移动融资表现接近3.5,是近年来最好的成绩。
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结论 随着智慧医疗行业的兴起,我们认为有两种关键业态是该行业的支柱。
一是医疗设备研发,二是医疗信息化。
虽然整个医疗系统的软硬件改造并不是业务本身能够推动的事情,但结合物联网的大趋势,智慧医疗的前景十分可观。
健康产业总体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预期,但产品整体技术门槛不高,受资本欢迎程度有限。
我们想提醒大家的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不仅仅局限于手表/手环相关类别。
事实上,在VR/AR兴起的今天,对创新交互方式的需求可能会成为新型可穿戴设备突破的最大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