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手机收发消息、查看天气吗?如果是这样,你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在智能手表上完成。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智能手表作为该领域最主流的产品,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的手腕上。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手表仍然是一个新奇的产品,智能手表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仍然是陌生的话题。
就像几年前智能手机浪潮席卷之前一样,人们对手机功能的认识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一样。
无论是摩托罗拉的MOTO、三星的GearS等Android智能手表,还是苹果今年推出的Apple Watch,从软件到硬件,智能手表生态圈始终被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在中国,也有企业在不断努力实现智能手表的国产化。
5月23日的“山寨大会——一剑记者充电器”培训上,占据国内Android智能手表操作系统40%份额的Ticwear公司负责人用其在智能手表领域积累的丰富数据向人们展示智能手表不为人知的奥秘。
Ticwear联合创始人李媛媛表示,智能手表有三大核心要素:彩屏、先进的智能系统、完整的应用生态。
“智能手表的核心技术在于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移动搜索、智能推送、手势控制、重力感应等领域。
”李媛媛表示,依靠这些技术,智能手表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短信铃声响起,人们纷纷拿出手机。
不过,看完短信后,他们并没有把手机放回去,而是继续浏览手机上的其他信息。
“由于手机的功能太多,能显示的信息太多,有时人们使用手机甚至忘记了当初拿出手机的原因,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手机的信息流中” ”。
李媛媛解释道,“智能手表从某个方面非常快速地推送你需要的重要信息和提醒。
人们一次使用智能手表的时间会减少很多,从而提高效率。
”这从智能手表对手表功能使用频次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端倪:根据Ticwear统计,除了换表盘等常见的个性化操作外,查看天气占比67.5%,而推送通知占50%。
第 2 栏和第 3 栏。
“智能手表的另一大特点是,它聚集了大量与人体功能和健康相关的传感器,比如心率传感器、温度计、计步器等,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就是广泛应用于运动健康领域,这是智能手表凸显作用的地方之一。
”Ticwea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志飞表示。
除了智能手表的这些优点,李志飞还提到,虽然智能手表发展非常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与智能手表的尺寸有关。
“从硬件角度来看,组成智能手表所需的多个组件,包括CPU、通信模块、无线充电、电池等,都需要塞进手表大小的空间中。
这是首先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李志飞表示,“除了这个挑战之外,智能手表的零部件制造工艺和供应链还非常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外,从软件角度来看,李志飞表示,智能手表的尺寸决定了它只有很小的屏幕,如何让用户在这么小的空间内进行操作,需要设计一套新的交互方式。
“硬件和软件的不成熟,在智能手表领域既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遇。
”歌尔副总裁(41岁,股吧)刘劲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