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荣耀独立在即,华为从此将是陌生人吗?

时间:2024-05-22 11:23:57 科技赋能

虎嗅报道称,华为手机互联网子品牌荣耀将彻底脱离华为体系,成立独立公司。

荣耀是华为2016年推出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当时小米开创的互联网手机模式正如火如荼。

厂商看到了这种创新模式的潜力,如荣耀、一加、INUI、努比亚等,互联网子品牌在此期间纷纷成立。

虽然是后来者,但荣耀背靠华为这棵大树,在技术、渠道、售后等方面都有天然优势。

经过几年的经营,荣耀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出货量上已经超越了前辈小米。

荣耀总裁赵明也多次表示,荣耀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虽然小米不再标榜自己是“互联网手机”)。

根据赛诺公布的“真实”销量数据,互联网化的一大特点手机就是砍掉中间商渠道,从而提取更高的性价比。

荣耀依靠元~元档机的大规模出货,贡献了整个华为系近一半的销量,为第一份额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虽然是两个独立品牌,但华为和荣耀依然是“兄弟”,而且同样隶属于消费者事业部,那么,荣耀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独立呢?从最近的一些情况可以看出,今天建立独立公司的必要性第一,建立子品牌的意义在于树立新的品牌形象。

与华为主打商务、高端产品不同,荣耀一直定位年轻人,注重性价比和粉丝营销。

每次发布会,赵明都要重复一句“荣耀一直致力于打造年轻人喜爱的潮流科技产品”,还介绍了荣耀近期赞助的极限运动、机器人比赛等年轻人喜欢的项目。

OnePlus在这方面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如果一直是OPPO的某个产品线或者子品牌,那么它在发烧友和极客中的品牌形象肯定无法建立起来。

靠这个来畅销海外更是谈不上。

以通信设备和B端业务起家的华为,其思维和营销模式依然传统。

荣耀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从子品牌升级到成立子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其新定位,彻底“告别”过去。

同时,荣耀也可以放下低调,做入门级手机,而不用担心低价产品给华为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出海。

出海现在是国产手机的主旋律,副品牌是出海的惯常方式。

小米POCO、OPPO的Realme、OnePlus都是一样的。

对于华为来说,子品牌的意义更为重大。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进展并不顺利。

即使被封禁后,仍有报道称华为将彻底退出美国市场。

如今,海外争夺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荣耀的主要竞争对手小米已经进入了除印度以外的越来越多的市场。

财报显示,小米海外市场营收已占总营收的36.3%,今年第二季度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

7%。

林斌在发布会上介绍,小米手机已进入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

作为一个曾经为了狙击小米而生的品牌,荣耀肯定不愿意将海外市场让给小米。

这个时候,独立是唯一的出路。

独立的荣耀不再需要背着华为的“包袱”,可以越来越快地扩张。

另外,最近还有一些信号不得不提。

9月3日晚,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在微博发文称,根据公司最新安排,他将重返荣耀手机,担任荣耀首席战略与品牌发展官。

张晓云于2001年加入华为,从事研发、销售和营销工作。

第二年加入华为终端团队。

2008年,荣耀成立,担任荣耀CMO。

2016年3月,调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MO。

今年3月19日,华为终端再次进行人事调整。

张晓云辞去终端CMO职务,重新出任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品牌官。

主要负责华为终端产品的全球品牌推广。

当时腾讯报道称,知情人士表示,这是华为为了进军美国市场而做出的调整。

而过去六个月华为的经历我们都看到了。

在美国的惨败几乎已成定局,而张晓云回归荣耀,极有可能与荣耀继续“出海梦”。

此外,今年签约易烊千玺作??为代言人的NOVA系列销量也出现了猛增。

据悉,未来将成立独立子品牌进行运营。

如此一来,华为主打高端产品与苹果、三星竞争,NOVA继续作为其代言人和线下路线与OV竞争,而荣耀则延续狙击小米的使命,产品线鲜明、分工明确。

就连iPhone发布会刚结束,就有传言称华为将被国资委收购,并正在逐步收回员工手中的股权;还有消息称,华为将把业务拆分为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

两个独立的子公司。

虽然华为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反驳,但我们也能从中嗅到一丝变化的味道。

目前,尚未披露更多有关荣耀独立性的信息。

总之,这个华为为了狙击小米而成立的互联网子品牌正在展现出更大的野心。

不过,独立运营也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荣耀的出货量将不再被视为华为的一部分。

出货量腰斩后,华为超越三星的目标变得更加遥远。

但独立势在必行,或许华为和荣耀都有新的目标。